小似香囊,空于湘水,映疏萤、纱痕逾翠。
墨花几幅,面面小徐熙,凉夜戏。茉莉梢头轻缀。
频吹难灭,不剔长鲜,耿耿处、无情有思。
楼昏月黑,嫌煞烛笼明,冰簟底。窥见一星星事。
小似香囊,空于湘水,映疏萤、纱痕逾翠。
墨花几幅,面面小徐熙,凉夜戏。茉莉梢头轻缀。
频吹难灭,不剔长鲜,耿耿处、无情有思。
楼昏月黑,嫌煞烛笼明,冰簟底。窥见一星星事。
这首《厌金杯·戏咏萤灯》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萤火虫为题材,巧妙地将自然之物与人的思绪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开篇“小似香囊,空于湘水,映疏萤、纱痕逾翠”,以香囊比喻萤火虫的微小,湘水则象征着深邃的夜晚背景,疏萤在纱上投下点点翠绿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墨花几幅,面面小徐熙,凉夜戏”一句,将萤火虫比作画中的墨花,徐熙是五代南唐的画家,以描绘花卉见长,此处借以赞美萤火虫的形态之美,仿佛在凉爽的夜晚中嬉戏于画布之上。
“茉莉梢头轻缀。频吹难灭,不剔长鲜,耿耿处、无情有思”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萤火虫在茉莉花枝头轻轻点缀的情景,即使被风吹动也难以熄灭,其光亮虽微却长久不衰,仿佛在无声中传递着某种情感。最后,“楼昏月黑,嫌煞烛笼明,冰簟底。窥见一星星事”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萤火虫之光在昏暗环境中的独特价值,它如同在冰凉的竹席之下窥见的一星灯火,虽微小却能照亮人心,引发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萤火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陈维崧词风中的雅致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