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
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
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
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
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
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
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
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南山寺登高赏景的情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联“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以“野寺”、“木叶苍”、“南山佳色”、“重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风光的场景之中。颔联“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通过“闲阶”、“莓苔静”、“深院”、“松桂香”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颈联“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引用历史典故,以“参军落帽”和“陶令传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这些文人志趣相投,能够在此佳节与友人共赏美景、畅饮赋诗的美好情境。
尾联“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所处之地的满意与亲近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不费天涯目”和“近故乡”这两个对比,既突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也流露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人文情怀的佳作。
巍城十八里,雄壮称洪都。
北郭势迤逦,南浦形萦纡。
连亘控西江,囊括尽东湖。
灌侯遗故址,李相规旧模。
改筑龙沙堤,三方第如初。
得非彫残后,民力不足欤。
得非府库竭,费用不给欤。
当时庙堂上,不主公议欤。
我来客城闉,感慨成欷吁。
今古如一辙,有才能远图。
玉宇□蓬户。渺凉声、箾椮梧井,乱零枫浦。
得得西山朝来爽,碧瘦千崖万树。
清兴在、烟霞深处。
拄笏风流今谁是,但闻鸡、夜半犹狂舞。
试举看,渠多许。青云万里君夷路。
肯区区、辀张兔穴,沈迷金坞。
流水高山真难料,休把朱弦浪抚。
任展转、翻云覆雨。
且对佳时随意乐,更从今、莫问惊人句。
算万事,总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