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章台杨柳。不禁春瘦。
淡烟微雨曲尘丝,锁一点、眉头皱。忆自灞陵别后。
青青依旧。万丝千缕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
好在章台杨柳。不禁春瘦。
淡烟微雨曲尘丝,锁一点、眉头皱。忆自灞陵别后。
青青依旧。万丝千缕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
这首宋词《一络索·柳》是蔡伸所作,以柳树为载体,表达了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好在章台杨柳",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春日章台(古代长安的街市)柳树依依的画面,暗示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不禁春瘦",则通过柳树的凋零,暗喻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
"淡烟微雨曲尘丝,锁一点、眉头皱",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烟雨中的柳树和人物的愁绪,那如丝般的柳絮仿佛锁住了主人公心头的忧郁,眉头紧锁,形象生动地传达了内心的苦闷。
"忆自灞陵别后",点明了离别的地点和时间,灞陵(汉代长安附近)的离别场景历历在目。"青青依旧",既写出了柳树的坚韧,也寓言了主人公对旧情的执着。
最后两句"万丝千缕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以柳树的多情反衬人的无情,表达了主人公对行人攀折柳枝的无奈与心痛,因为这似乎意味着离人之间的联系被无情地打断。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柳树这一意象,抒发了深沉的离别之愁和对旧情的深深眷恋,语言婉约,情感真挚。
拈花公案且莫道,西来正被拈花恼。
一花开后几花开,微笑不禁成绝倒。
归去来,人未老,掉下从前旧草鞋。
衲被蒙头面壁坐,提起不直一落索。
放下大地无处著,从来被他碍手脚。
为君索火当街烧,布袋依前是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