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飞来寺二首·其一》
《泊飞来寺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飞来寺下暂维舟,罨画楼台玉树秋。

过客径须寻漏令,老僧犹似坐舒州。

湾前金锁花如浪,槛外芳云静不流。

谁向经筵谈法偈,菩提风露冷飕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于飞来寺下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飞来寺下暂维舟”,简练地点明了地点和情境,诗人暂时停泊在飞来寺旁,准备稍作停留。接着,“罨画楼台玉树秋”一句,以“罨画”形容楼台的精美,以“玉树”比喻秋天的树木,营造出一幅精致而清冷的画面,将视觉与季节特点巧妙融合。

“过客径须寻漏令,老僧犹似坐舒州”两句,通过“过客”与“老僧”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僧禅定生活的向往与敬仰。“湾前金锁花如浪,槛外芳云静不流”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金锁花仿佛波浪般涌动,而栏杆之外的云彩则静静地悬浮,不动声色地展示着大自然的神秘与和谐。

最后,“谁向经筵谈法偈,菩提风露冷飕飕”两句,将话题转向了佛法与修行,似乎有人在诵读法偈,而周围的环境则显得格外清凉,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象征。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禅宗精神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竹院避暑

逃暑如苛礼,科头斗室中。

谁能生久寂,冷坐守微风。

静气凉先得,清言月与同。

一炉香细细,僧院竹西东。

(0)

蒲桃

蒲桃西域种,佳品比伊凉。

映日晶荧白,迎秋冷淡香。

清甘嗤马乳,滴翠润阿房。

何用酿为酒,方能醉渴羌。

(0)

因僧看经颂

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

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

(0)

商山馆

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

炎炎火云节,萧然一堂中。

谁知鹿冠叟,心地如虚空。

虚空亦莫问,睡起照青铜。

(0)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其五

为雨为云事两难,蕙心兰质易摧残。

筝移锦柱秋先断,漏滴铜壶夜不乾。

罗幕有香鸳梦暖,绮窗无月雁声寒。

芙容一树金塘外,只有芳卿独自看。

(0)

赋黄楼送李贞伯

维河有源星宿同,导河积石思神功。

浊流汗漫失故道,积石却与澶渊通。

平郊脱辔万马逸,一夜径度徐州洪。

徐州太守苏长公,夜呼禁卒登城墉。

一身未足捍大患,岂无木栅兼竹笼。

戏马台旁二十里,有堤横亘长如虹。

高城不浸三版耳,挽回鱼鳖仍耆童。

防河录成天有工,黄楼高起城之东。

五行有土可制水,底用四壁涂青红。

大守登楼宾客从,举杯酹水临长风。

河伯稽首受约束,不敢更与城争雄。

水流滔滔向东去,纡徐演漾殊从容。

负薪投璧竟何用,汉家浪筑宣房宫。

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有尽恩无穷。

我生慕公公不逢,安得置我兹楼中。

颍滨淮南独何幸,留得两赋摩苍穹。

凤池舍人今李邕,南行别我何匆匆。

登高眺远必能赋,封题须附冥飞鸿。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