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洪源先生游琅琊韵》
《和洪源先生游琅琊韵》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胜日寻僧到上方,满山空翠湿衣裳。

树围西崦春云绿,花落平池暮雨香。

独鹤静依岩下宿,潜鳞多向沼中藏。

幼卿去后欧曾老,翰墨今谁嗣耿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僧人共游琅琊山的雅致经历。首句“胜日寻僧到上方”,点明了时间与目的,即在美好的一天里寻找僧侣至高之处。接着“满山空翠湿衣裳”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间清新的氛围,仿佛山色的翠绿湿润了行者的衣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树围西崦春云绿,花落平池暮雨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树木环绕着西边的山脉,春云映衬得一片翠绿;而平池之畔,暮雨中的花朵飘落,散发出阵阵香气,将自然之美与季节之感巧妙融合。

“独鹤静依岩下宿,潜鳞多向沼中藏”则通过鹤与鱼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独鹤静默地栖息于岩石之下,象征着超然物外的心境;潜藏于沼泽中的鱼儿,则暗示着深藏不露的智慧与力量。

最后,“幼卿去后欧曾老,翰墨今谁嗣耿光”两句,借历史人物幼卿、欧、曾等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风范的怀念以及对当今文脉传承的思考。幼卿已逝,欧、曾等前辈已老,如今谁能继承他们的文学光芒,成为时代的文化灯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人文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切,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传言玉女.己未元夕

众绿亭前,都是郁葱佳气。越姬吴媛,粲珠钿翠珥。

红消粉褪,几许粗桃凡李。连珠宝炬,两行缇骑。

自笑衰翁,又行春锦绣里。禁肴宫酝,记当年宣赐。

休嫌拖逗,且向画堂频醉。从今开庆,万欢千喜。

(0)

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能吏事深刻,商利谨毫釐。

俗吏趋期会,簿书自羁縻。

寥寥弦歌声,千古空馀思。

还淳山水邑,令君丘壑姿。

邑民本无事,君亦何所为。

治己物自治,化行风荐移。

君复何所欲,读书常不足。

拄腹五千卷,插架三万轴。

曾未出毫芒,万室已蒙福。

堂东松竹林,昔时閟荒榛。

堂中灯烛光,昔时照红裙。

今何声吾伊,萧萧风雨晨。

问君有社稷,亦复有人民。

奈何独自苦,学道则爱人。

(0)

题古岩旧尝侍孙先生题名岩中二首·其二

覆篑一拳进,嵌空百肘宽。

僧房因石室,蚁穴梦槐安。

尘路十年别,松风六月寒。

凄凉旧题处,不忍更重看。

(0)

旅舟度岁呈范尧臣

柏盏椒盘且罢休,吕蒙城下泊孤舟。

昏灯独照还乡梦,久客新添别岁愁。

爆竹无声惊寂寞,梅花有意伴淹留。

明朝例是加年事,不信公侯不白头。

(0)

夜感

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

犹有壮心耽万卷,其如昏目负三馀。

睡迟祇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

(0)

水龙吟

紫皇高宴萧台,双成戏击琼包碎。

何人为把,银河水剪,甲兵都洗。

玉样乾坤,八荒同色,了无尘翳。

喜冰销太液,暖融鳷鹊,端门晓、班初退。

圣主忧民深意。转鸿钧、满天和气。

太平有象,三宫二圣,万年千岁。

双玉杯深,五云楼迥,不妨频醉。

细看来、不是飞花,片片是、丰年瑞。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