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
犹有壮心耽万卷,其如昏目负三馀。
睡迟祇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
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
犹有壮心耽万卷,其如昏目负三馀。
睡迟祇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书房生活和内心世界。开篇“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两句,表达了年轻时对学问的无知和不屑,以及现在已经年迈却仍然没有停止学习的决心。"犹有壮心耽万卷,其如昏目负三馀"则是说尽管身体已老,但精神依旧强健,愿意沉浸在浩瀚书海中,就像眼睛虽然看不清楚了,却仍然背负着重重的书籍。
“睡迟祇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平静和对世事的超脱。虽说夜深人静时分才入睡,但并不担心,因为他已经达观于物外,不再为世俗之事所牵绊。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则是表达了诗人晚年依然热爱文学,对于诗词的创作仍旧全神贯注。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但心灵世界却依旧光明洁净,如同当年的那般纯净和清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书房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不畏年老、依然热爱学习和文学创作的精神面貌,以及他超脱世俗、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