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不怜》
《十不怜》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天地不怜人,鸿初不再陈。

时序不怜人,寒暑日侵春。

山水不怜人,车舟惹雾尘。

神鬼不怜人,灾患绕清贫。

诗书不怜人,坑焚使祸邻。

亲友不怜人,处困希笑嚬。

衣履不怜人,敝裂安可新。

镜影不怜人,衰老厌馀身。

肤体不怜人,疲病转伤神。

心思不怜人,愁苦益艰辛。

百岁驰旦隙,所求泊岸津。

安能终碌碌,与世共龂龂。

忽值犹龙老,于予化蝶晨。

留兹不言教,为我宿生因。

当前皆止处,即事了虚真。

天地则如此,吾将任物民。

(0)
鉴赏

这首《十不怜》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通过列举世间诸多事物对人的冷漠,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诗中以“天地”、“时序”、“山水”、“神鬼”、“诗书”、“亲友”、“衣履”、“镜影”、“肤体”、“心思”等十个方面,形象地描绘了人世间种种不怜悯人的现象,如自然界的无情变化、社会关系的冷暖无常、物质世界的易损易旧、生命的衰老与病痛、内心的愁苦与挣扎等。

诗人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性冷漠、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与觉醒的意味,诗人似乎在暗示,面对这世间的一切冷漠与不公,个人所能做的或许只有自我反省与内心修炼,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最后两句“留兹不言教,为我宿生因。当前皆止处,即事了虚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想,强调了通过自我教育与内心修行来应对人生的挑战,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平静与真理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是对人生深刻思考的体现。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其十七听雨舫

綵舟停画桨,容与得攲眠。

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

(0)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其五蔬圃

花柳绕宅茂,先生在郊居。

下帷良已苦,时作带经锄。

(0)

莫愁村

冉冉水上云,曾听屈宋鸣。

娟娟水中月,曾照莫愁行。

(0)

汪枢使挽诗二首·其一

两朝尊辅拂,一德赞规恢。

简劾人所畏,囊封天可回。

指挥兵事密,谈笑塞氛开。

尺五魁三象,俄惊山岳颓。

(0)

梁子正有诗谢牡丹及聚仙花次其韵·其一

天教国色傲春华,不肯争先伍杂花。

西洛尘埃长太息,名园今属犬羊家。

(0)

悼亡·其四

夤缘偶作于飞侣,梦寐相随到数州。

泥上迹留鸿已去,舟中刻在剑难求。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