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几千岁,形骸如蛰龙。
宁为樵斧斲,不受秦皇封。
老人几千岁,形骸如蛰龙。
宁为樵斧斲,不受秦皇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千年的老人,其身体形态如同沉睡的巨龙,既不畏惧樵夫的斧头砍伐,也不接受秦始皇的封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老人超脱世俗、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风貌。老人的形象与古老的松树相呼应,松树常被喻为长寿和坚韧的象征,因此,老人如同千年松树一般,不仅在时间的长河中屹立不倒,更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诗中的对比手法——“樵斧斲”与“秦皇封”,凸显了老人对权力与物质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追求。
武林春早,乘兴试问,孤山枝南枝北。
见说椒红,初破芳苞犹绿。
罗浮梦熟。
记曾有、幽禽同宿。
依稀是、缟衣楚楚,佳人空谷。
娇小春意未足。
甚娇羞,怕入玉堂金屋。
误学宫妆,粉额蜂黄轻扑。
江空岁晚,最难是、旧交松竹。
忒幽独。
笛倚画楼西曲。
蹇予山泽臞,飘飘一鸥似。
天风忽假便,饮此金濑水。
朝随章句儒,暮逐副墨子。
肯叹饭不足,可恋惟酒美。
赋茅亦聊复,久矣忘喜怒。
尾宁曳涂中,人生行乐耳。
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
江东暮云合,渺渺隔秋水。
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
敢谓义熙余,及见黄初体。
君閒耻食粟,我出惭为米。
流品夐不同,黄河贵清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