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郑范溪大司马行边》
《赠郑范溪大司马行边》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元臣节钺九天开,经略勋猷亦壮哉。

组练秋飞辉日月,玺书朝启役风雷。

行歌汉垒军容变,声到河湟虏气摧。

敢以铙歌酬祖席,营平故是折冲才。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赠郑范溪大司马行边》。诗中描绘了大司马郑范溪出征边疆的壮丽场景与英勇事迹。

首联“元臣节钺九天开,经略勋猷亦壮哉”赞颂郑范溪作为朝廷重臣,手持象征权力的节钺,其在边疆的军事策略和功勋卓著,彰显了其非凡的勇气与智慧。

颔联“组练秋飞辉日月,玺书朝启役风雷”进一步描绘了郑范溪率领军队出征时的壮观景象。组练,指精良的军队装备;“秋飞”形容军队行动迅速如秋风扫落叶,辉日月则表现其光芒四射,显赫无比。玺书,皇帝的诏令;“朝启役风雷”则比喻郑范溪的命令如同风雷一般迅速而有力地执行,显示出其决策的高效与威严。

颈联“行歌汉垒军容变,声到河湟虏气摧”描述了郑范溪在行军途中,不仅改变了汉军的阵型布局,更是在河湟地区震慑了敌军,使其士气崩溃。行歌,即边走边唱,此处暗含郑范溪自信从容的态度;“军容变”则表明其军事策略的灵活多变;“虏气摧”则直接点明了敌军的溃败。

尾联“敢以铙歌酬祖席,营平故是折冲才”表达了对郑范溪的敬意与赞美。以铙歌(古代军乐)来酬答祖宗的宴席,意味着郑范溪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位能够传承并发扬光大祖宗荣耀的人。营平,这里借指郑范溪的军事才能,折冲,即挫败敌军,显示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展现了郑范溪作为大司马在边疆战场上的英勇形象和卓越成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军事才能的高度评价与敬仰。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同傅木虚集黎惟仁招仙馆得来字

十方游已遍,端为故人来。

把臂八年别,随缘千里回。

清霜疑沆瀣,孤馆即蓬莱。

预恐云軿去,姑山空汉台。

(0)

登西梁山天门洞

倚天岩洞有灵栖,四顾群峰孰与齐。

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

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

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

(0)

偕梁兰溪谒白云师祠

绝磴攀缘尽日同,白云递递出空濛。

惊心杰阁宫墙迥,着脚当门石路通。

满地渔樵饶我老,半空凫舄属谁雄。

驱车且勿论迟早,万里天衢咫尺中。

(0)

拜题家君竹山小隐别号·其一

天地无拘有我翁,南阳前世是真龙。

家居兀兀巍巍下,身在青青翠翠中。

凉透午阶风细细,光生虚谷月溶溶。

万重云影潇湘梦,不入千官拥玉宫。

(0)

郑友山邀游惠州西湖

坡老于今五百年,西湖风景尚依然。

桃花柳叶东西岸,云影波光上下天。

(0)

自责

徒把文章学大家,几番风雨念头差。

乾坤生意真无妄,愧向人前插纸花。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