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新月照人圆。前夜雨声寒。
无聊天气,无聊愁病,客到辽边。
天低野窄,风酸雾重,冷浸秋衫。
到家偏是,千山落日,万户炊烟。
昨宵新月照人圆。前夜雨声寒。
无聊天气,无聊愁病,客到辽边。
天低野窄,风酸雾重,冷浸秋衫。
到家偏是,千山落日,万户炊烟。
这首《人月圆》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郑骞所作,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情的画面。开篇“昨宵新月照人圆。前夜雨声寒。”以新月和寒雨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无聊天气,无聊愁病,客到辽边。”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将个人的孤独与外界环境的萧瑟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寞与忧愁。
“天低野窄,风酸雾重,冷浸秋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压抑,天色低沉,视野狭窄,风吹过带着酸涩,雾气浓重,仿佛连衣物都浸透了寒冷。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恶劣条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挣扎。
最后,“到家偏是,千山落日,万户炊烟。”则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转折,虽然身处异乡,但对家的思念却愈发强烈。千山之间,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升起炊烟,这一幕既温暖又触动人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