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岩洞有灵栖,四顾群峰孰与齐。
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
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
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
倚天岩洞有灵栖,四顾群峰孰与齐。
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
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
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西梁山天门洞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倚天岩洞有灵栖”,以“倚天”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岩石洞穴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仿佛与天相接,暗示着洞内可能栖息着某种超凡脱俗之物。接着,“四顾群峰孰与齐”一句,通过对比群峰,突出了天门洞所在位置的特殊和独特,展现出其在自然景观中的卓越地位。
“咫尺瞻颜违禁极,蕴隆忧旱望云霓”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在如此近的距离下,却无法直接面对,或许是因为某种禁忌或限制,这引发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希望乌云能带来甘霖,解除旱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
“江通烟树晴偏阔,鸟逐风帆远渐迷”描绘了江面与远处景色的广阔与朦胧之美。江面上烟树笼罩,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开阔;而远处的飞鸟追逐着风帆,随着距离的拉长,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意境。
最后,“忽忆美人天上路,欲凭双翼寄新题”两句,将自然景观的描写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诗人突然想起了远方的爱人,心中涌起一股思念之情,渴望能够借助双翼跨越天际,传递新的诗篇,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与关怀。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深邃,也寄托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
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遣后人誇。
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
燕麦兔葵僧舍里,何如梦得访桃花。
石渠南畔小阑干,一种孤芳万玉攒。
应为癯儒嫌冷淡,故将素面污铅丹。
花前酒盏浑如梦,池上诗盟幸不寒。
美景要须公管领,转头还作隔年看。
更静钟初定。卷珠帘、人人独立,怨怀难忍。
欲拨金猊添沉水,病力厌厌不任。
任蝶粉、蜂黄消尽。
亭北海棠还开否,纵金钗、犹在成长恨。
花似我,瘦应甚。凄凉无寐闲衾枕。
看夜深、紫垣华盖,低摇杠柄。
重拂罗裳蹙金线,尘满双鸳花胜。
孤负我、花期春令。
不怕镜中羞华发,怕镜中、舞断孤鸾影。
天尽处,悠悠兴。
碧旻收云兮,秋气肃清。万籁声沉兮,秋日晶荧。
青山崟崟兮,白石瑛瑛。
麋鹿跂跂兮出高陵,野鸟活活兮两岑对鸣。
黄犍湿湿兮逐羝群,或讹或寝兮于野于坰。
吾忘吾独兮,吾与禽兽兮为邻。
违市朝兮不与世撄,利名不入兮宠辱忘惊。
聊遗吾形兮放吾情,美背曝兮不可以遗君。
时分吾席坐兮,采樵负苓。
吾其徜徉乎此山以终吾生兮,其乐无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