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閒居十首·其三》
《岁暮閒居十首·其三》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摊书曝背小窗中,间研冰开宿火融。

偶好器之真铁汉,兼评庞统半英雄。

道存一室安能扫,世乱歧途只益穷。

弃置墙东君莫问,年来筮易总成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闲居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句“摊书曝背小窗中”,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悠闲地摊开书籍,在阳光下享受温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接着,“间研冰开宿火融”一句,通过描述研磨墨石时冰块融化、旧火复燃的过程,既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内心的重新点燃和活力的复苏。

“偶好器之真铁汉,兼评庞统半英雄”两句,运用典故,以“真铁汉”比喻所爱之物或人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将庞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视为半英雄,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对自己品格的期许。

“道存一室安能扫,世乱歧途只益穷”揭示了诗人对于道德坚守与世事纷扰的思考。即使在狭小的一室之内,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而不被外界的混乱所动摇。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在复杂社会中的坚持自我。

最后,“弃置墙东君莫问,年来筮易总成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将某些事物弃置一旁,不再追问,暗示了对过往的释怀与放下。同时,通过“年来筮易总成蒙”这一句,借用占卜的结果总是模糊不清,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与世事的态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鹎鵊词

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红纱蜡烛愁夜短,绿窗鹎鵊催天明。

一声两声人渐起,金井辘轳闻汲水。

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

万年枝软风露湿,上下枝间声转急。

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

重城禁籞锁池台,此鸟飞从何处来。

君不见颍河东岸村陂阔,山禽野鸟常嘲哳。

田家惟听夏鸡声,夜夜垄头耕晓月。

可怜此乐独吾知,眷恋君恩今白发。

(0)

嵩山十二首·其八天门泉

烟霞天门深,灵泉吐岩侧。

云湿颢气寒,石老林腴碧。

长松暂休坐,一酌烦心涤。

(0)

偶书

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

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

柰何古今人,遂此乐尤难。

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鲜焉。

浮屠老子流,营营盈市廛。

二物尚如比,仕宦不待言。

官高责愈重,禄厚足忧患。

暂息不可得,况欲闲长年。

少壮务贪得,锐意力争前。

老来难勉强,思此但长叹。

决计不宜晚,归耕颍尾田。

(0)

行至椹涧作

霜后叶初鸣,羸骖绕涧行。

川原人远近,禾黍日晴明。

病质惊残岁,归涂厌暮程。

空林聚寒雀,疑已作春声。

(0)

再和

佳玩能令百事忘,岂惟闲伴倒馀缸。

珍奇来自海千里,皎洁明如璧一双。

日暖朝笼青石砌,春寒夜宿碧纱窗。

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0)

题式之诗卷后

少年曾读石屏诗,老去江湖幸见之。

百倍寻常真足惜,十存八九实堪悲。

蛙鸣蝉噪人争羡,天巧神功彼自知。

我欲流传天下去,为求完本补亡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