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游人几度,纷纷石刻俱存。
夫子独寻未见,空归暮雨江村。
洞里游人几度,纷纷石刻俱存。
夫子独寻未见,空归暮雨江村。
这首明代诗人张吉的《三洲岩寻濂溪先生题刻不获》描绘了一幅探寻遗迹的场景。首句“洞里游人几度”写出了过往游客众多,对岩洞内的历史痕迹充满好奇和探访。次句“纷纷石刻俱存”则强调了岁月虽久,但古代留下的石刻依然清晰可见,显示出历史的沉淀。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夫子独寻未见”表达了自己作为后来者,尽管怀揣敬仰之情,却未能找到所寻的题刻,流露出一丝遗憾。最后一句“空归暮雨江村”,以傍晚时分的雨中归途为背景,增添了寻觅未果的寂寥与失落感,同时也暗示了对先贤遗风的追寻并未因个人的无果而终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寻访遗迹的过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
我爱真西山,读书有甲记。
首论天命性,岂可不论气。
我爱魏鹤山,周易辑集义。
濂洛十七家,一贯六十四。
有寂即有感,槁死笑释氏。
无气欲为人,瓦砾弃骸胔。
复见天地心,有处起生意。
王弼独云无,此语决非是。
孟侯与王侯,妙年俱作州。
穷穷鬼揄我,汝堪并英游。
汝无曲逆计,汝无裨谌谋。
汝乃蹄涔水,可配江河流。
仓卒不能答,吐舌瞠双眸。
二侯不自贵,屑与耄叟俦。
歌岂有檀板,舞亦无珠韝。
磨玉藉沙石,以故交情绸。
盖公曹参舍,角里张良求。
绿鬓间白发,一献还一酬。
俗态动枘凿,对面风马牛。
二侯不我弃,庶哉企前脩。
三百年来工五七,追雅媲骚谁第一。
独闻彭城陈正字,向来得法金华伯。
终古不朽语言在,以诗教人人不识。
善学少陵而不为,殆如孟子不言易。
世人往往谈神仙,便欲插翅登青天。
邀寻道士学服饵,朝呼暮吸夜炼煎。
换骨一语曾未悟,未办黄庭脩内丹。
俗流无骨但有肉,虾蟆敢竞骊龙先。
姚合许浑精俪偶,青必对红花对柳。
儿童效之易不难,形则肖矣神何有。
求之雕刻绘画间,鹄乃类鹜虎胜狗。
由陈入黄据杜坛,当知掬水月在手。
后生可畏尝闻之,君友何人师者谁。
双井白门浣花脉,实字用正虚用奇。
郁轮袍曲异筝笛,藐姑射姿无粉脂。
梯危磴绝不可近,尚有简斋横一枝。
《过李景安论诗为作长句》【宋·方回】三百年来工五七,追雅媲骚谁第一。独闻彭城陈正字,向来得法金华伯。终古不朽语言在,以诗教人人不识。善学少陵而不为,殆如孟子不言易。世人往往谈神仙,便欲插翅登青天。邀寻道士学服饵,朝呼暮吸夜炼煎。换骨一语曾未悟,未办黄庭脩内丹。俗流无骨但有肉,虾蟆敢竞骊龙先。姚合许浑精俪偶,青必对红花对柳。儿童效之易不难,形则肖矣神何有。求之雕刻绘画间,鹄乃类鹜虎胜狗。由陈入黄据杜坛,当知掬水月在手。后生可畏尝闻之,君友何人师者谁。双井白门浣花脉,实字用正虚用奇。郁轮袍曲异筝笛,藐姑射姿无粉脂。梯危磴绝不可近,尚有简斋横一枝。
https://shici.929r.com/shici/BIkX5Fu2.html
凉窗暑却扇,燠閤寒谢裘。
主人一不凡,永无俗客游。
地高山使然,十倍百尺楼。
人品似更高,不识王公侯。
是中即洞天,何所复昆丘。
灵府能自超,玄关元不幽。
染腴匪道味,涉累非仙流。
寂静保此室,毫发不外求。
有书亦时读,一日踰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