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破东窗月半明,此身虽在只堪惊。
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
龙去想应回海岛,雁飞犹未出江城。
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
梦破东窗月半明,此身虽在只堪惊。
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
龙去想应回海岛,雁飞犹未出江城。
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夜起》,通过对月光、春花、灯影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夜醒来时的心境与乡愁。首句“梦破东窗月半明”,设置了一种寂静而又有些许惊悚的情境,月亮透过东窗照进室内,使得诗人的梦境被打破,同时也映照出诗人此刻的孤独和忧郁。
接着,“此身虽在只堪惊”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尽管身体还在,但精神上已经是惊魂未定。下句“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则转向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乡愁。春天的花朵常常引发人们对于逝去时光和离别之痛的回忆,而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对着灯火,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绪。
“龙去想应回海岛”,这里的“龙”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志向或是某种力量的象征,其想回归之意,是对自由和自在状态的向往。紧接着,“雁飞犹未出江城”,则描绘了一幅秋天大雁迟迟不肯离去的景象,诗人可能通过这只迟疑的大雁来表达自己的不舍与留恋。
最后,“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中,诗人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比喻为连绵不断的西山之雨,而“一任萧条白发生”,则是说任凭头发变白,也不愿意改变这种孤独和忧愁。这里的“萧条”指的是秋天枯黄的树枝,常用来比喻人的鬓角斑白,即头发变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对春夏秋冬季节特有的情感联想,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