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旧爱重逢时的复杂情感。开篇"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设定了一种浪漫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通过对过往美好瞬间的回忆,揭示了诗人心中对于这段经历的珍视。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一句,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水堂"可能是指谢娘居所,或是一种意境的描写,而"画帘垂"则营造出一种私密而又富丽的氛围。诗人与谢娘在这样的环境中"携手暗相期",表达了彼此间的情感深厚和对未来共同生活的憧憬。
然而,随后的"惆怅晓莺残月,相别,從此隔音尘"一句,却带来了情感上的巨大转折。这里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哀伤,而"晓莺残月"则是对那次分别时光景的描绘,"相别"二字简洁而充满力量,指出了彼此之间关系的彻底改变。从此以后,两人的世界再无交集,只剩下彼此在尘世间的回声。
最后两句"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则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奈陈述。在时间的流转中,诗人和谢娘都已成为异乡人,这不仅指他们的地理位置改变,也象征着他们之间情感联系的彻底破裂。"相见更无因"表明了即便偶然重逢,也找不到再续前缘的理由,这种绝望感使得整首诗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忧愁之中。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和悲剧情怀的诗作,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与现实无情离别之间的反差,展现了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
玲珑青琐春痕隐,红襟护香栖稳。
纸帐寒生,银屏梦断,缭绕炉云微沁。疏灯碧晕。
听铃语烟丛,鸦摇露影。
寂寞帘栊,绿阴零乱晚风紧。
花边玉栏倦凭,又朱销粉褪,草深苔润。
点点凉星,纤纤新月,暗逗眉梢幽恨。华年自警。
正病酒心嫞,咏兰才尽。晓镜尘丝,怕催双鬓损。
新绿方浓,残红尽落,多情正自凝眸。
不堪南浦,又复送归舟。
便倩江郎作赋,也难写、别恨离愁。
消魂久,斜阳芳草,天际水悠悠。
问君何处去,若耶溪畔,宛委山头。
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愧我江湖迹遍,到如今、仍坐书囚。
迟君至,开襟散发,咏月醉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