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七十五》
《缘识·其七十五》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蛮夷夷必尽无知,上圣功成亦化之。

大道须归真见性,灰心达善即为师。

(0)
翻译
野蛮的人必定因为无知而被教化
最伟大的圣人成就事业后也会引导他们走向转化
注释
蛮夷:指未开化的外族或野蛮人。
夷必尽无知:野蛮人必定因为无知而需要教育。
上圣:指最高尚、智慧的圣人。
功成亦化之:成就大业后也会引导他人进行精神上的转变。
大道:指自然法则或至高无上的道理。
真见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灰心:比喻放弃世俗欲望,回归内心。
达善:达到善良的境界,即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即为师:就能成为他人的导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之七十五。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一种理解和态度。

"蛮夷夷必尽无知,上圣功成亦化之。"

这里“蛮夷”是古代汉族中心主义视角下对周边未开化民族的称呼,意指那些被认为是不够文明、缺乏知识的人。在诗中,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即这些看似无知的人终将被圣者的功绩所感化。这里的“上圣”很可能是指佛祖或者其他高僧,他们通过修行和教导,能够让人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觉醒。

"大道须归真见性,灰心达善即为师。"

这一句则更深入地探讨了佛法修持的奥义。“大道”指的是通往解脱之路,即佛家所说的“正道”。诗中说这是一个必须回归到本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见性,即认识到万物皆为空,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后半句“灰心达善即为师”则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够将心灵净化至极致,并且达到了一种广大无边的善行,那么他就有资格成为别人的导师。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过程中精神觉醒和道德提升的理解。通过这些语言,赵炅表达了对佛法深刻内涵的赞赏,以及这种精神实践能够让人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和德行的肯定。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平原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0)

采桑子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

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

(0)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0)

寄远

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

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袪。

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

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0)

潭州席上赠舞柘枝妓

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

坐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

(0)

送人

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

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