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寄杜二拾遗》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古风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èrshí
táng / gāoshì

rénshīcǎotángyáoliánrénxiāng

liǔtiáonòngrěnjiànméihuāmǎnzhīkōngduàncháng

shēnzàiyuǎnfānsuǒxīn怀huáibǎiyōuqiān

jīnniánrénkōngxiāngmíngniánrénzhīchù

dōngshānsānshíchūnzhīshūjiànlǎofēngchén

lóngzhōngháitiǎnèrqiānshíkuìěrdōng西nánběirén

注释
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
农历正月初七。
远蕃:蜀。
书剑:喻文武。
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
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翻译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老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身处远方、无力回归的无奈。诗中“遥怜故人思故乡”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则通过自然景物形象化地描绘出诗人的哀愁与伤感。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两句表明了诗人身处边疆,无力参与朝政,同时内心充满着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接着,“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最后两句“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渐老、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和其他英雄豪杰一较高低的自谴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与哀愁。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净名境界

老子方丈里,先生瓶钵间。

须将为实用,过后没机关。

(0)

送朱世英·其三

短褐登门每自惭,仅同太史滞周南。

沈迷晚学三无漏,懒慢长疑七不堪。

平日漫悬高士榻,此行应共德公谈。

他年解组归来日,尚许南荣见老聃。

(0)

偈四首·其二

三百五百,铜头铁额。木笛横吹,谁来接拍。

(0)

十二时·其八

日昳未,万树千峰影斜坠。

兔角龟毛绕市寻,贵卖还思买时贵。

(0)

句·其二

满目烟含芳草绿,倚兰露泣海棠红。

(0)

句·其十六

乞得东风一杖藜。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