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老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身处远方、无力回归的无奈。诗中“遥怜故人思故乡”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则通过自然景物形象化地描绘出诗人的哀愁与伤感。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两句表明了诗人身处边疆,无力参与朝政,同时内心充满着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接着,“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最后两句“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渐老、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和其他英雄豪杰一较高低的自谴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