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夕发阳翟》
《夕发阳翟》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我行阳翟道,暮雨原上急。

麒麟冢相望,霹雳碑下立。

农耕傍山去,鬼火迸林入。

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zhái
sòng / méiyáochén

xíngyángzháidàoyuánshàng

línzhǒngxiāngwàngbēixià

nónggēngbàngshānguǐhuǒbènglín

wènquánxiàréntuígèng湿shī

注释
我:我。
行:行走。
阳翟道:古代地名,今河南禹州一带。
暮雨:傍晚的雨。
原上:平原之上。
麒麟冢:传说中麒麟的坟墓,象征吉祥。
霹雳碑:可能指有雷电纹饰或与雷有关的石碑。
农耕:农业劳动。
傍山:靠近山边。
鬼火:迷信中指磷火,实际上是死尸腐败产生的磷化氢燃烧。
迸林:进入树林。
泉下人:指逝去的人。
马隤:马疲倦倒下。
衣更湿:衣服更加湿透。
翻译
我行走在阳翟道上,傍晚的雨势在原野上急促落下。
途经麒麟冢,又见霹雳碑矗立在那里。
农夫们沿着山坡耕作,幽暗的鬼火闪烁着进入树林。
别再去询问那泉下的亡者,连马都疲惫不堪,衣裳更加湿润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夕发阳翟》,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阳翟道上行走的所见所感。首句“我行阳翟道”点明了行踪,接着“暮雨原上急”渲染出阴沉的氛围,显示出雨势之大。诗人途经麒麟冢和霹雳碑,两处历史遗迹增添了时空感,暗示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农耕傍山去”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场景,而“鬼火迸林入”则借鬼火映照夜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清的气氛。最后两句“莫问泉下人,马隤衣更湿”,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追问关于生死的问题,因为连马匹都因雨湿透,暗含人生无常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与深沉并存的特点。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菩萨鬘

落红满地香成阵。东风吹得花心困。愁杀惜芳人。

斜阳深掩门。人与春同命。春去春人病。

无奈更销魂。泪痕兼雨痕。

(0)

思归乐·其二

乳发倭垂钗影熘。应不妒、藏鸦新柳。

着雨海棠飘砌后。莫笑我、为春销瘦。

畹晚佳期凝望久。惹恨别、梦残人旧。

镜盟隐约尚在否。好天月圆时候。

(0)

雨中花·其一

纸罅风尖衾似水。惯误我、灯花报喜。

官阁梅迟,玉楼霜重,无限伤高意。

悔不向、黄公垆畔睡。觅残梦、红箫漫倚。

费泪湖山,供愁杯盏,醉也和天醉。

(0)

倾杯乐·其二

历日先庚,灵符遁甲,吐火越巫传恨。

仙乐参差无准。环佩归来风紧。麻姑隔座神清稳。

背轻搔、春纤愁损。啼痕莫遣灯照,玉箸抛残泪粉。

(0)

满庭芳.刘郎为秋娘制曲,余亦继声,用少游韵

花外闻莺,柳边欹燕,屧声初转回廊。

玉京重见,休换道家装。

十五年来一梦,何独是、庚子斜阳。

放心事,芙蓉小殿,无复旧遗香。端相。

浑未老,荑苗乍握,兰气犹芳。

且将卿颜色,喻我文章。

红粉青衫一例,金楼子、忍谤徐娘。

花阴坐,茶烟一歇,身世几沧桑。

(0)

花犯

糁春衣,杨花万点,风光美初夏。断桥虹跨。

刚众绿霏香,斜日西下。两人笠屐何潇洒。

徐行当走马。更一望、锦楼珠箔,分明金碧画。

当年绿衣五陵人,风尘四十载,不中描写。

偏柳陌,濛濛翠,素衣全化。

红楼上、美人笑指,淮海逐、东坡归去也。

便剪韭鲙鱼相饷,全胜春雨夜。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