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洗红,洗红艳色死。
旧红虽好不如新,新红为衣旧作里。
世情颠倒亦若斯,何怪诗人歌绿衣。
休洗红,洗红艳色死。
旧红虽好不如新,新红为衣旧作里。
世情颠倒亦若斯,何怪诗人歌绿衣。
这首诗名为《休洗红》,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休洗红”这一标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世间变化无常、新旧更替的深刻洞察。
诗中以“红”为象征,寓意美好与活力。诗人劝诫人们不要频繁清洗红色衣物,因为每一次清洗都会使鲜艳的颜色变得黯淡,甚至失去原有的生命力。“洗红艳色死”,形象地描绘了颜色在反复清洗后逐渐消逝的过程,暗喻着美好事物在不断流逝中的脆弱和易逝。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旧红虽好不如新”的观点,强调了新事物的吸引力和时代变迁的必然性。然而,他并不因此而否定旧事物的价值,而是提出“新红为衣旧作里”,即新事物可以作为外在的装饰,而旧事物则可以作为内在的基础或支撑。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新旧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认识。
最后,诗人以“世情颠倒亦若斯,何怪诗人歌绿衣”收尾,将话题从“红”扩展到“绿”,并以“世情颠倒”四个字概括了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他指出,人们对于新旧事物的态度往往呈现出矛盾和摇摆,这与自然界的色彩更替相似。诗人在这里借“绿衣”之歌,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综上所述,《休洗红》不仅是一首关于颜色变化的诗歌,更是对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新旧交替的接纳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具有较强的哲思性和艺术感染力。
江阔云垂满袖风,急须下马一尊同。
正应无奈催诗雪,句在渠侬拥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