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
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爱国主义者文天祥所作,表达了他对唐代忠臣颜真卿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忠诚不渝信念的赞美。通过描述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的英勇事迹,诗人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和一种超越时空的忠贞观。
诗中“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开篇即设立了一种英雄无名的悲壮氛围。接下来的“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描绘了战乱爆发时的紧急局势,而颜真卿兄弟奋戈起,联络十七郡共同抗敌,则显示出其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组织能力。
诗人通过“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表达了颜真卿威慑敌军的影响力,而“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则进一步突出了颜真卿在复兴唐室中的作用。
随后的“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抒发了诗人对颜真卿忠诚不渝、生死不屈的崇高评价。颜真卿虽身处险恶之地,其忠心依旧坚定如一。
最后,“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表达了诗人对颜真卿不幸被害的惋惜和对背叛忠诚者的愤慨。而“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则是诗人对于颜真卿忠魂长存的颂扬和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颜真卿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传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节义的无限崇敬,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理想英雄形象的渴望。
大厦久撞坏,撑拄非一支。
安得好柱石,壮丽如昔时。
向来荣盛处,草木今纷蕤。
群材未尽出,去若马脱羁。
岂期朝无人,过之辄欲私。
骨相不媚妩,因归结茅茨。
忽逢高轩过,飘然鸾凤姿。
宜在帝左右,珥笔班龙墀。
少年历清贯,高名谁不知。
胡为至下邑,抚俗问民疵。
题诗满岩谷,妙处有馀师。
浮云捲尽天无风,青山衔日犹半红。
谁弹乌啼夜鹤怨,平明结客长安中。
大颠初识韩吏部,清檗亦参裴相公。
尚书气欲吞胡虏,手挽天河作霖雨。
响泉韵磬应自携,昵昵莫为儿女语。
为陈古操有平戎,此曲聊堪佐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