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月飘晨寺,和鸡动晓城。
衣冠催共起,车马警孤征。
忽破林峦静,殊添枕簟清。
他乡有愁客,应自泪残声。
带月飘晨寺,和鸡动晓城。
衣冠催共起,车马警孤征。
忽破林峦静,殊添枕簟清。
他乡有愁客,应自泪残声。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寺庙中与鸡鸣相呼应的早钟声,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宁静与动态之美。
首句“带月飘晨寺”,描绘了月光下寺庙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和鸡动晓城”则将自然界的生物活动融入其中,鸡鸣唤醒了沉睡的城市,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
“衣冠催共起,车马警孤征”两句,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清晨忙碌的情景,既有共同的起床准备,也有独自出发的征人,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紧迫感。
“忽破林峦静,殊添枕簟清”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早钟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却意外地让枕头和床席显得更加清新,这种反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最后,“他乡有愁客,应自泪残声”表达了身处异乡的人面对早钟声时的孤独与忧愁,声音中似乎蕴含着泪水,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清晨时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
昨困矣蒸甚,鸣鸠唤奈何。
中宵喧旅梦,惊浪出林阿。
乍息怦怦累,如传踏踏歌。
晓来看池水,新涨半篙多。
岂是山灵意,勾留游子鞿。
雨呼公莫渡,风唱客无归。
花信行将尽,涛声不可矶。
浮屠休见诮,三宿戒多违。
主人应念我,带水隔遥村。
不惜淹三径,其谁共一尊。
空庭闻鸟语,清思落苔痕。
明日应相见,新诗好共论。
昔我来是间,行庵方经始。
倥偬渡江归,魂梦几劳止。
迢遥双鲤鱼,莫罄论诗旨。
转瞬三夏间,相逢互欢喜。
重来讶新径,旧雨迷故履。
东西万筼筜,各各长孙子。
阁中古先生,微笑一弹指。
倒屣增阔悰,披襟消尘滓。
今年溽暑早,火云迅于矢。
爱兹别有天,薰风环图史。
诸公冰雪肠,吐句清发齿。
而我已才尽,坐笑彭亨豕。
遥溯浙河中,水云正清泚。
故人夫如何,梁月共徙倚。
泊花池上妙莲开,可忆明山辛苦来。
健步踰江踰海去,孤根和雪和冰栽。
波澄犹带秋潮色,薏苦还存西竺胎。
似此策勋宜十赉,问君何以报花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