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空中度,山蹊洞外深。
树穿危石制,水定白云临。
萧瑟寒冬状,清流旧雨吟。
杉关埋碧久,何处觅遗簪。
阁道空中度,山蹊洞外深。
树穿危石制,水定白云临。
萧瑟寒冬状,清流旧雨吟。
杉关埋碧久,何处觅遗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卷。首联“阁道空中度,山蹊洞外深”,以阁道和山蹊为引子,展现了空间的高远与深邃,仿佛引导读者步入一个神秘的世界。颔联“树穿危石制,水定白云临”则通过树木穿石、水流静谧与白云相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颈联“萧瑟寒冬状,清流旧雨吟”运用对比手法,将冬日的萧瑟与流水的清音巧妙结合,既表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许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是对当下心境的抒发。尾联“杉关埋碧久,何处觅遗簪”则以杉关的久远和遗簪的寻找,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存在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未有渊明先有我,何人唤我作渊明。
东篱宛在南山下,谁向秋风管落英。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
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