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尹胸中万斛宽,簿书堆案岂相关。
挥毫手过庖刀疾,访胜心同止水闲。
竹日映檐光破碎,雪云开岭翠连环。
自嗟不及匡山远,坐对渊明祇愧颜。
令尹胸中万斛宽,簿书堆案岂相关。
挥毫手过庖刀疾,访胜心同止水闲。
竹日映檐光破碎,雪云开岭翠连环。
自嗟不及匡山远,坐对渊明祇愧颜。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名为《酬钱塘宰王昭叔朝奉》。诗中描绘了令尹(官职名)的胸襟宽广与政务处理的从容不迫,通过“簿书堆案岂相关”一句,展现了其在繁杂公文中的超然态度。接着,“挥毫手过庖刀疾”形象地表现了令尹书写时的敏捷与高效,如同厨师挥刀般迅速。而“访胜心同止水闲”则进一步刻画出其在公务之余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美景的情趣。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竹日映檐光破碎,雪云开岭翠连环”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影斑驳、阳光穿透的景象以及云雾散去后群山青翠相连的壮丽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最后,“自嗟不及匡山远,坐对渊明祇愧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敬佩与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官场人物的风范与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蕴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和谐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昔人爱仙掌,归时倒骑驴。
风味顾不浅,岂以俗士拘。
我来过溪桥,效颦返肩舆。
异世颇同怀,往者不可呼。
是时秋冬交,霜后木落疏。
人家在窈窕,溪山如画图。
我老尚羁束,愧尔鹜与凫。
川光媚烟景,沿戏得自如。
人生一世间,过眼皆空虚。
偶然及胜践,临览复起予。
尚当风月夕,藉地倒一壶。
意亦不在酒,得句聊自书。
谁能五侯门,长铗归来乎。
北山从何来,昆岷而鼻祖。
并包河与江,考历不能谱。
近推连括苍,继乃至天姥。
既而南入台,盘桓遂东下。
嵯峨起东峁,沃洲兀墙堵。
孟塘五山顶,乐祖旧游处。
时髦集松下,抵掌道今古。
秀分为五龙,骈首饮平楚。
环县如负扆,为县护生聚。
隐岳耸其南,西隅列旗鼓。
其间诸名流,晋宋最旁午。
我惭貂尾续,于汝竟何补。
登楼览清秋,黄菊满樽俎。
持螯送新酒,醉为山起舞。
人生行乐耳,无徒与羊祜。
前山跻暮气,虚檐纳轻阴。
沉疴稍轻体,徐步望遥岑。
泬寥天宇净,斐亹秋云深。
原野旷萧条,岗阜何崎嵚。
微霜被群物,悴叶声萧森。
游鳞奔巨壑,翔鸟候穹林。
结念非一端,滞思纷相寻。
伊昔抱微尚,夙怀尘外心。
风波一震荡,飘流安可任。
廉颇思赵士,钟仪怀楚音。
往愤既切古,来忧方在今。
安排谅躗言,委顺亦虚襟。
由来穷达士,万古同堙沉。
聊申悽断意,持和双南金。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馀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