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劝农》
《劝农》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四言诗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0)
注释
劝农:勉励人们依据季节,重视及时耕作。
劝农,这是汉代之来地方官员的职责。
悠悠:遥远,久远。
厥:其。
生民:人民。
春秋《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实维姜嫄。

傲: 游戏,闲游,骄傲。
自足:指衣食自给,丰衣足食,并且指知足的心态。
此句说,既然衣食自给,并且有自知之明,别无他求,便能坚强骄傲、逍遥自在地看待人世。
傲然自足,这是魏晋南北朝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格理念与品德标准。
抱朴:襟怀质朴、朴素。
真:指自然。
含真:秉性自然、不虚伪。
智:智慧。
巧:技艺高明、精巧。
智巧:机谋与巧诈。
此处与上句的“朴”、“真”相对而言。
资:本义钱财。
战国《易·旅》:“怀其资。
”作动词用,转义为:资给,给济。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疑》:“资之以币帛。
”待:需要,需求。
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不待告。
”注:“须也。
”资待:供给需求赖的生活资料。
靡:无,没有。
靡因:无来由,即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依靠。
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智巧既萌,资待靡因:意谓上古生民抱朴含真之时,可以傲然自足,智巧既已萌生,欲广用奢,反而无从供给矣。

其:语助词。
赡:供给,供养,使之充裕。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羊祜传》:“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
”哲人:智慧卓越超越寻常的人。
伊何:惟何。
时惟:是为。
后稷:远代尧舜时代农官,周族的始祖。
相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又名弃。
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殖:同“植”,种植。
躬耕:亲自耕种。
稼:播种五谷。
穑:收获谷物。
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战国《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周典:指夏、周《尚书》中的《周书》。
令德:1.美德。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猗猗”句:猗猗:这里指禾苗茂盛的样子。
原陆:高而平之地,田野。
卉:草的总称。
清穆:穆:淳和,温和。
清穆:清和,亦为“穆清”,比喻清和平静之时。
“纷纷”句:纷纷:众多的样子。
士女:男女。
趋时:指抢赶农时。
竞逐:你追我赶。
宵兴: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
宵:夜。
野宿:夜宿于田野。
和:和风。
泽:雨水。
“冀缺”句:冀缺,春秋时晋国贵族,父冀芮犯罪死,冀缺降为民,安贫躬耕,后为晋卿,理国政。
携俪: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说冀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夫妻相待如宾。
俪:配偶。
“沮溺”句: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的两位隐士,他们结伴并耕。
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春秋《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结耦:合作耕种。
“相彼”句:相:视,观察。
彼:他们,指冀缺、长沮、桀溺等人。
贤达:指有才德、声望的人。
勤:指勤于耕作。
矧:何况。
伊:此,这些。
众庶:一般百姓。
曳:拖,拉。
裾:衣服的大襟。
拱手:1.两手相合,相以示敬意。
西汉戴德、戴圣选编战国《礼记·曲礼上》:“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于是拱手与言。
”2.将双手放在袖子里,形容人们懒惰、闲散的样子。
引深为无为而治。
西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一》:“大王拱手以须,天下徧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
” 3.夸张形容轻易而得。
《战国策·秦策四》:“齐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上》:“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东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六》:“令延岑出汉中,定三辅,天水、
“民生”二句:战国《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民生:人生。
匮:缺乏,不足。
宴:1.请人吃饭喝酒,相聚在一起喝酒吃饭。
战国《易·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东汉郑玄注:“宴,享宴也。
”2.安闲,安逸《汉书·贾谊传》:“是与太子宴者也。
”注:“谓安居。
”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么。
儋石:儋: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量词。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异宝》:‘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
’” 东汉高诱注:“万檐,万石(dàn)也。
”石:米谷的容量单位。
十斗为一石。
交至:一齐来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
列:同伴,指那些勤于耕作的人。
孔耽:孔:孔子。
耽:沉溺,迷恋,喜好过度。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
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战国《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待樊迟出,孔子便讥讽他:“小人哉,樊须也。
”鄙视他胸无大志。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
景帝时任博士,讲授战国《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1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
田园不履: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说他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有三年没到园中去。
履:踩踏。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敛衽: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西汉刘向编、战国《战国策·楚策》:“一国之众,见君莫不敛衽而拜,抚委而服。

翻译
悠悠遥远上古时,当初人类之先民。
逍遥自在衣食足,襟怀朴素含性真。
狡诈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匮成艰辛。
谁能供给使充裕?全靠贤达之哲人。
聪明贤人知为谁?是为农圣曰后稷。
后稷何以使民富?教民耕田种谷米。
舜帝亲自耕垄亩,大禹亦曾事农艺。
周代典籍早记载,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乐美德崇,田园禾稼郁葱葱。
花草树木皆茂盛,于时清平送和风。
男男女女趁农时,你追我赶忙不停。
养蚕农妇夜半起,农夫耕作宿田中。
时令节气去匆匆,和风泽雨难留停。
冀缺夫妇同劳作,长沮桀溺结伴耕。
看看这些贤达者,犹能辛勤在田垄。
何况我等平常辈,焉能缩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须勤奋,勤奋衣食不乏匮。
贪图享乐自安逸,岁暮生计难维系。
家中若无储备粮,饥饿寒冷交相至。
看看身边辛勤者,内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鉴赏

此诗《劝农》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之手,描绘了从上古到周代农业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及对勤勉农事的颂扬与劝诫。

开篇“悠悠上古,厥初生民”,以悠长的历史视角,追溯人类文明的起源,强调了人类最初的生活状态——自给自足,朴实无华。接着“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转折,指出随着智慧的增长,生活所需逐渐增多,但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却成为难题,引出“谁其赡之,实赖哲人”的疑问,即真正的智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点明了答案在于播种与繁殖,这是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随后通过舜、禹、周公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示了农业社会的繁荣景象:“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画面。

然而,好景不长,“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征,农夫野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农事的重要性,出现了“气节易过,和泽难久”的局面。诗中通过对比贤达与普通民众的勤劳,强调了勤勉对于维持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借孔子与樊迟、董仲舒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勤勉农事的价值。诗人在结尾处发出感慨,鼓励人们学习贤达,超越世俗,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并表达了对勤勉者的尊敬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社会中勤勉与享乐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勤勉农事的崇高价值的肯定。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沁园春.寿太守十二月十三日

腊后寒收,柳眼青归,梅花笑生。

正阳和有脚,日边送暖,洪钧换轴,天上回星。

试巧春盘,介眉春酒,生意从头乐意新。

须知道,是东风近也,玉燕逢辰。举头阊阖开明。

便稳驾轻车熟路行。

向玉堂青琐,从容洒翰,长淮赤壁,谈笑麾兵。

周洛犹尘,商岩未雨,天下苍生望太平。

休盘涧,任清溪九曲,不放舟横。

(0)

桂华明/四犯令

缥缈神京开洞府。遇广寒宫女。问我双鬟梁溪舞。

还记得、当时否。碧玉词章教仙侣。为按歌宫羽。

皓月满窗人何处。声永断、瑶台路。

(0)

和尧夫安乐窝中好打乖吟

安乐先生醉便歌,庄篇徒尔说焚和。

有名有守同应少,无事无求得最多。

胜处林泉供放适,清时风月助吟哦。

能抛忧责忘劳外,不纵逍遥更待何。

(0)

归自江阴寄蒋知郡汪签判

维舟江口未栖鸦,急趁飞觞一笑哗。

旋喜使君倾皂盖,尽从醉客堕乌纱。

高城不记人分袂,短棹空随月到家。

尚欲趋陪连夜饮,东篱容有后开花。

(0)

山中寄外·其十三

娇儿渐聪慧,出语解人意。

促奴须早归,恐爷书又至。

(0)

宿洪岩寺

形枯面冷住山人,彷佛钱塘老惠勤。

寺窭不充黄粟饭,佛寒添绣碧苔纹。

秋声茅屋三间雨,野色松岩几树云。

嚼菜薰香清语久,一灯明灭夜将分。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