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风吹起翠田田。雨和烟。入梅天。
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
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
影摇香度小婵娟。竹林贤。总神仙。
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
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
细风吹起翠田田。雨和烟。入梅天。
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
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
影摇香度小婵娟。竹林贤。总神仙。
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
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
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柔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生动图景。诗人以细腻之笔捕捉初春的景致,“细风吹起翠田田”展现了春天萌芽初生的景象,翠绿色的农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命力。
“雨和烟。入梅天”则描绘了一种朦胧的美丽,细雨与轻烟交织,构成一幅柔和的画面,而“入梅天”暗示着春意渐浓,梅花也开始开放于这氤氲的春光中。
接下来的“鲜润繁阴,悄悄转清圆”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温润与生机。鲜明而多变的云彩在天空中舒展开来,然后又悄然转为圆润的形状,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美好。
“十顷蒲萄深贮碧,鸥共鹭,各翩翩”一句中,“十顷蒲萄”形容水域之广阔,而“深贮碧”则是对水色之深远的描写。鸥与鹭在水边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这种生态的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赞美。
“影摇香度小婵娟。竹林贤。总神仙”中,“影摇香度”可能是指月光或树荫在水面上的倒影,而“小婵娟”则形容竹子的细长与柔弱。“竹林贤。总神仙”则是在赞美竹林之贤淑,似乎将竹林比作高洁脱俗的神仙。
最后,“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伴了芙蓉城里客, 无一事,北窗眠”中,“滴露飞霜,雪壑注冰泉”写出了一个清冷的冬日景象,而“伴了芙蓉城里客,无一事,北窗眠”则表现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似乎在说即便是与世隔绝,也无所谓,只愿沉浸于这宁静的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满足。
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金尊里。
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
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
当时醉魄,算依旧、裴回花底。斜阳外。
谩回首、画楼十二。
端有恨,留春无计,花飞何速。槛外青青翠竹。
镇高节凌云,清阴常足。
春寒风袂,带雨穿窗如利镞。
催处处、燕巧莺慵,几声钩辀叫云木。
看波面、垂杨蘸绿。最好是、风梳烟沐。
阴重熏帘未卷,正泛乳新芽,香飘清馥。
新诗惠我,开卷醒然欣再读。
叹词章、过人华丽,掷地胜如金玉。
湘中十七门,层层居中央。
经营自何代,传是汉定王。
穷力致远士,侧身思咸阳。
地褊乃后绝,炎灵久无光。
今非昔所望,林麓深青苍。
歌舞来其上,军营在其旁。
国人记本始,祠典脩烝尝。
嘉节近楚俗,羁怀渺湖乡。
野菊岂不采,含英待秋霜。
风骚企高调,登览独成章。
回仙吸露餐霞者,却胜人间烟火馀。
二十八言留壁上,不须青鸟为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