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
《无题》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托意深深未敢言,回灯乍复忆消魂。

远山近莫浮眉色,莲子初开隐笑痕。

可代忘忧书满幅,避人私语月当门。

孤情恰共兰心婉,欹笔凝思坐小轩。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含蓄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心境与微妙的情感波动。首联“托意深深未敢言,回灯乍复忆消魂”中,“托意”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直接表达,“回灯”与“乍复”则描绘了思绪在回忆与现实间反复跳跃的状态,“消魂”一词更添了几分情感的哀愁与失落。

颔联“远山近莫浮眉色,莲子初开隐笑痕”运用自然景物来映射情感,远山之静默与近景之微妙变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细腻,而“莲子初开隐笑痕”则以莲花的生长过程隐喻情感的萌芽与变化,同时“隐笑痕”三字巧妙地将微笑的痕迹与情感的细微波动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颈联“可代忘忧书满幅,避人私语月当门”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通过“忘忧书”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而“满幅”则强调了这种愿望的强烈与广泛。后半句“避人私语月当门”则描绘了一种在月光下秘密交谈的情景,既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私密性,也暗示了与外界的隔阂与逃避。

尾联“孤情恰共兰心婉,欹笔凝思坐小轩”收束全诗,以“孤情”呼应开头的情感深沉,与“兰心婉”形成对比,兰花的高洁与诗人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自我慰藉。最后,“欹笔凝思坐小轩”则以动作描写收尾,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深陷思考、独自面对内心世界的状态,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美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个充满深意与美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以及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慰藉的过程。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过何太占南塘

南塘春雨客来稀,一个閒僧到竹扉。

乔木不随沧海变,野鸥长傍水亭飞。

榄峰晚色青千叠,槐岸新阴绿一围。

便向居亭问祗树,隔溪遥指钓鱼矶。

(0)

墺门阻风

绝徼到来曾几日,故山回首已千重。

归从旧路常忧雨,去逐春潮却滞风。

拜浪江豚随上下,忘机鸥鸟自西东。

偶来识得居夷叟,浮海乘桴兴不穷。

(0)

韦涌诸子中秋见怀用韵赋答

过眼秋光又一年,西风吹倒半池莲。

老夫怕见青铜镜,稚子争收白玉钱。

愁似坚城攻未破,诗逢大敌战谁先。

相思未敢遥相忆,却恐晴阴各一天。

(0)

留别冯合溪

几度春风过鹿池,木棉花落怅临岐。

悠悠世路逢宗炳,往往人前说项斯。

黄犊还家添一齿,青山随地解双颐。

我将行脚君将老,白首重来未可期。

(0)

访冯昌孝居士禅室士呈所见云从溪山因缘悟入示此

千竿修竹杂槟榔,十亩閒园旧辟疆。

是处便为参佛地,隔篱还有读书堂。

身前见色原清净,舌外闻声自广长。

却笑东坡太饶舌,无山无水也何妨。

(0)

别弟

远亲几岁阻承欢,又作孤鸿渡海澜。

学道蹉跎闻道晚,负恩容易报恩难。

高堂娱老荆花茂,客路逢秋布被单。

贫贱弟兄无可嘱,各将薇蕨劝加餐。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