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冯昌孝居士禅室士呈所见云从溪山因缘悟入示此》
《访冯昌孝居士禅室士呈所见云从溪山因缘悟入示此》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千竿修竹杂槟榔,十亩閒园旧辟疆。

是处便为参佛地,隔篱还有读书堂。

身前见色原清净,舌外闻声自广长。

却笑东坡太饶舌,无山无水也何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拜访友人冯昌孝居士禅室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室内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

首联“千竿修竹杂槟榔,十亩闲园旧辟疆”,以“千竿修竹”和“十亩闲园”勾勒出禅室周围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竹林与槟榔相间,既显自然之美,又寓含禅意。接着,“旧辟疆”三字则暗示了这片土地曾有人精心经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颔联“是处便为参佛地,隔篱还有读书堂”,进一步揭示了禅室不仅是参禅悟道之地,也是学习与思考的场所。无论是参佛还是读书,都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探索,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颈联“身前见色原清净,舌外闻声自广长”,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他认为,即使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身前见色”),内心依然能够保持清净(“原清净”);同样,外界的声音(“舌外闻声”)也能被包容与理解(“自广长”),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尾联“却笑东坡太饶舌,无山无水也何妨”,以苏轼的诗句作为引子,表达了对东坡先生过于强调山水之美的轻微调侃,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重视,认为即使没有山川美景,内心的丰富与精神的自由也同样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更体现了其对禅学思想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智慧。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蓬莱阁

猿急。猿不动真吾客。真吾客。传灵榭,金间隔。

真修炼非凡测。珠光莹难尘溺。难尘溺。

生灵焰,消烟息。

(0)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知味又闻香,因得非凡遇。

更说祖师两个来,教我修行赋。

一志访秦川,乡井宁回觑。

火灭烟消心死灰,名挂神仙簿。

(0)

清心镜.赠马先生

好爽利,好豁畅。坐卧住行,逍遥坦荡。

细寻思、名利之人,怎知此味况。向闲中,搜修养。

锻炼一颗,神珠晃朗。

算三次、海变桑田,是仙家一饷。

(0)

清心镜.得遇

遇风仙,论长便。弃掉妻男,不宜再面。

向物外、坦荡逍遥,离众生识见。大丈夫,志勇猛。

肯为酒色,财气荏苒。

仗慧刀、割断攀缘,修胎仙出现。

(0)

清心镜.乐真风

马风风,风得好。摆脱家缘,无烦无恼。

自今后、不作猖狂,便一心办道。净神炉,清丹灶。

炼汞烹铅,屏除阴耗。

一阳生、大药灵灵,有分居蓬岛。

(0)

挂金灯.赠重阳师父侄王周臣

绝攀缘,心上生光莹。朗然变化。无穷异景。

这密妙、教贤省。内貌宜,手速整。悟后分凡圣。

亘初灵明,火内正劲。锻炼出、清中静。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