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徼到来曾几日,故山回首已千重。
归从旧路常忧雨,去逐春潮却滞风。
拜浪江豚随上下,忘机鸥鸟自西东。
偶来识得居夷叟,浮海乘桴兴不穷。
绝徼到来曾几日,故山回首已千重。
归从旧路常忧雨,去逐春潮却滞风。
拜浪江豚随上下,忘机鸥鸟自西东。
偶来识得居夷叟,浮海乘桴兴不穷。
这首明代成鹫的《墺门阻风》,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域,面对自然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首联“绝徼到来曾几日,故山回首已千重”,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从遥远边疆来到此地的短暂与离开故乡的漫长。"绝徼"指极远之地,“故山”则代表诗人熟悉的家乡,两者形成鲜明的时空反差,勾勒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颔联“归从旧路常忧雨,去逐春潮却滞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归途中的风雨不定,以及前行时被春潮所阻的景象,既是对现实困境的写照,也是内心忧虑和不安的体现。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天气变化,隐喻人生的不确定性与挑战。
颈联“拜浪江豚随上下,忘机鸥鸟自西东”,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江豚在波浪中自由游弋,鸥鸟在天空中自在飞翔,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这一联通过动物的行为,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尾联“偶来识得居夷叟,浮海乘桴兴不穷”,点明了诗人偶然间结识了一位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人,从这位老人身上获得了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慰藉。"浮海乘桴"源自《论语》,原意为乘木筏渡海,此处借指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在艰难环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坚韧与智慧。
金乌日日东飞西,滔滔绿水流长溪。
流波一去不复返,逐日恨无八骏蹄。
穷理达生独孔子,叹夫逝者如斯水。
岁不我与其奈何,两鬓星星尚如此!
曩时凿破藩垣重,泽民济世学英雄。
风云未会我何往,天地大否途难通。
霜匣神剑苍龙直,切玉如泥长数尺。
利器深藏人未知,丰城埋没神光寂。
读书一目下数行,金石其心学正常。
学术忠义两无用,道之将丧予忧惶。
有意攀龙不得上,徒劳牙角拔犀象。
唯思仁义济苍生,岂为珍羞列方丈。
箪瓢陋巷甘孤穷,鸿鹄安与燕雀同。
天与之才不与地,反令竖子成其功。
安得光明依日月,功名未立头如雪。
问君此错若为多,使尽二十四州铁。
《用前韵感事二首·其二》【元·耶律楚材】金乌日日东飞西,滔滔绿水流长溪。流波一去不复返,逐日恨无八骏蹄。穷理达生独孔子,叹夫逝者如斯水。岁不我与其奈何,两鬓星星尚如此!曩时凿破藩垣重,泽民济世学英雄。风云未会我何往,天地大否途难通。霜匣神剑苍龙直,切玉如泥长数尺。利器深藏人未知,丰城埋没神光寂。读书一目下数行,金石其心学正常。学术忠义两无用,道之将丧予忧惶。有意攀龙不得上,徒劳牙角拔犀象。唯思仁义济苍生,岂为珍羞列方丈。箪瓢陋巷甘孤穷,鸿鹄安与燕雀同。天与之才不与地,反令竖子成其功。安得光明依日月,功名未立头如雪。问君此错若为多,使尽二十四州铁。
https://shici.929r.com/shici/rBa2xS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