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其二》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其二》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

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

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

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明朝灵岩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寺庙门前的自然风光与寺内静谧的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开篇即展现出山色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大自然特意围绕着寺庙展开画卷,中山色层层叠叠,令人向往。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颔联“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的环境。泉水潺潺,似乎在室内回响,让人误以为是绵绵细雨,而窗外的树影则像是半空中的云朵,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寺庙内外的和谐统一。

颈联“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转而描写禅房与清磬的声音。禅房沿着溪流蜿蜒而建,清脆的钟声从树林中传来,增添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感。这一联通过空间的转换,展现了寺庙内部的布局与氛围。

尾联“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收束全诗,点明了灵岩寺的规模宏大,以及夕阳西下时,众多楼台被晚霞笼罩的景象。这一句不仅概括了整个寺庙群的壮观,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当古谣十三章·其八

断巷新鬼语,入夜无人行。

白月照荒地,何处投壶声?

(0)

自姚江至丈亭二章·其二

黄叶如沙野色昏,疑从绝域走昆崙。

弓刀寞索残军渡,云日东南一气浑。

道在未忧天地窄,时危始见米薪恩。

最输大隐先生里,绿满桑园有散豚。

(0)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十九

以汝心爱物,拉杂充汝棺。

在汝心所爱,吾视同草菅。

有珠陨已碎,安用珠椟怜?

天地昏万象,塞我寸腑酸。

惨彼斜月痕,沈沈西下山。

黄雀宿树枝,啾唧亦不安。

我生有今夕,何由悟其端?

敢将伤汝心,先汝埋骨寒。

(0)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六

汝出延陵吴,少为贫家女。

身手知好娴,议聘遂汝娶。

且以贫士门,安能备姏姥?

惟汝生亦贫,食荼谅知苦。

有食齑与盐,有衣枲与苧。

汝曾不怨咨,苦境以甘处。

富贵谁预期,或待后此补。

即或未可期,汝宁谪终窭。

此意往所存,今当向汝吐。

(0)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七

昔我之去,雨雪载路。策蹇而行,谁慰穷遇?

今我之来,烽烟满台。履棘而处,谁慰怆怀?

闭门亦愁,开门亦愁,相色而动,不如屋鸠。

离家亦忧,在家亦忧,脱机而逝,不如海鸥。

今所止栖,知谁之室。呼安吸危,谁料明日?

言具我粮,言谋我资,言橐我衣。

思远徙之,徙将曷依?

(0)

自杨庄渡河下淮船抵吴门道中纪事写怀六章·其二

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

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

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

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

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

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

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

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

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

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

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