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妃庙·其三》
《明妃庙·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红颜亦可映中华,诏赐单于出内家。

为汉自应高俎豆,宁胡岂敢惜风沙。

香溪夜夜长无月,紫塞年年始有花。

多少落梅悲粪土,无情最是大胡笳。

(0)
鉴赏

这首诗《明妃庙(其三)》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情感与对女性命运的感慨。

首句“红颜亦可映中华”,以“红颜”象征王昭君的美貌与才华,暗示她虽为女子,却能以其独特魅力影响国家大事,映照出中华文化的光辉。接着“诏赐单于出内家”,描述了昭君被选为和亲使者,远嫁匈奴,离开皇宫的情景,体现了历史背景下的政治婚姻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为汉自应高俎豆,宁胡岂敢惜风沙”,这两句表达了昭君为汉朝和平而牺牲个人幸福的决心,即使面对遥远的异域、艰苦的生活环境,也无怨无悔。这里“高俎豆”借指祭祀,象征昭君对汉朝的忠诚与奉献。

“香溪夜夜长无月,紫塞年年始有花”,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描绘了昭君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与寂寞。香溪夜晚没有月亮,象征着她远离家乡的孤独;紫塞每年开始有花,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但昭君的思念与等待并未减少。

“多少落梅悲粪土,无情最是大胡笳”,最后两句将自然界的梅花与人为的胡笳声联系起来,梅花虽美却生于贫瘠之地,胡笳声虽动人却充满离愁别绪。这里的“落梅”与“大胡笳”都象征着昭君的悲剧命运与内心的哀伤,表达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历史背景的结合,展现了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与深远意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女性命运、民族关系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经难沮精舍故址

掬月拈花迹已非,旧题零落澹禅扉。

高人去后清风歇,丛石孤松近十围。

(0)

访浦谦斋扣云昆季夜话

北窗一梦觉,夕阳已西隤。

念我素心人,蹑履来高斋。

新诗入超妙,清谈杂诙谐。

幽兴犹未已,忽惊鼓角催。

相送及柴门,月明松径苔。

此境殊不恶,应系他年怀。

(0)

吊诸将相诗·其二

廿年节相望君门,手取舆图奉至尊。

奢到汾阳难称德,死如新息竟招魂。

任遭当道弹章忌,独拜中朝异数恩。

外戚勋名藩镇罪,是非身后待谁论。

(0)

书怀

小草雨露偏,欣欣便得意。

才吐一枝花,临风学妩媚。

(0)

高平寇警同郡守以下各官守城感作

匹马上孤城,刀光泼水迎。

燕然无巨笔,细柳有坚营。

甲帐含昏雾,春田误早耕。

一般花月夜,愁杀玉溪生。

(0)

野望

旷野萧条暮景悬,眼光尽处地连天。

路无马迹多荒草,村有鸡鸣隔翠烟。

近树高于远山顶,朝霞明到夕阳边。

肩摩古驿劳迎送,指点归途缓著鞭。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