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萧条暮景悬,眼光尽处地连天。
路无马迹多荒草,村有鸡鸣隔翠烟。
近树高于远山顶,朝霞明到夕阳边。
肩摩古驿劳迎送,指点归途缓著鞭。
旷野萧条暮景悬,眼光尽处地连天。
路无马迹多荒草,村有鸡鸣隔翠烟。
近树高于远山顶,朝霞明到夕阳边。
肩摩古驿劳迎送,指点归途缓著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野外的宁静而荒凉景象。首句"旷野萧条暮景悬",以"旷野"和"萧条"刻画出空间的辽阔与寂寥,"暮景悬"则暗示着夕阳低垂的时刻,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接下来的"路无马迹多荒草,村有鸡鸣隔翠烟",通过"无马迹"和"多荒草"表现道路的冷落,而"鸡鸣"声穿透"翠烟",更显乡村生活的恬静与遥远。诗人运用对比,将近处的树木与远处的山峰相映,"近树高于远山顶",展现出层次感,同时"朝霞明到夕阳边"描绘了从早到晚的自然过渡,色彩斑斓。
最后一句"肩摩古驿劳迎送,指点归途缓著鞭"聚焦于行人,"肩摩古驿"描绘出驿站的繁忙,"劳迎送"则体现了旅途的辛苦,而"指点归途缓著鞭"则流露出诗人对归家之路的期待与从容,给人以温馨的人情味。
整体来看,朱锦琮的《野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野外景色,融入了人的情感,展现了清朝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沙沟紫气如陇云,泾城冬律变阳春。
天工为国巧谋帅,生此摽摽七尺人。
坐挥白羽历三纪,胡儿奔迸尘头起。
缓驱小队来汉中,甲光冷射清江水。
金炉著火焚宝香,愿公寿考仍康强。
门外祝公更多有,军民十万指中梁。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
坎击鼓兮鄞水浒,思仁侯兮昔召父。
堰九里兮酾流为雨,水泱泱兮芃芃麦黍。
鸿隙堙兮谣豆芋,侯嘉绩兮依其在渚。
神之来兮飙轮下,兰觞勺兮荐椒糈。
民不忘侯兮歌且舞,侯不忘民兮俾宁宇。
神之归兮娭瑶圃,格颢穹兮降多祜。
娄丰穰兮除疾苦,年千世百兮保艾吾土。
事侯如存兮侯其福女,敬共承祀兮无怠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