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意犹藏萼,桃腮已放花。
地疑时候恶,律恐统元差。
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
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
梅意犹藏萼,桃腮已放花。
地疑时候恶,律恐统元差。
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
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独赏桃花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梅意犹藏萼”以梅花未开放来隐喻寒冷的季节,而“桃腮已放花”则突显出桃花在冬日里独自绽放的情景,既有对比之美,又透露出诗人对这非时令之花的特别关注。
接着,“地疑时候恶,律恐统元差”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时间流逝和节气变化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于规律与秩序可能出现的偏差的担忧。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敏锐感知,也反映出他对时间管理的重视。
“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则是景象的转换,通过对冬日河流水位上涨和清晨寺院周围光线变化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季节即将更迭之感,同时也映射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怀。
最后,“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表露出了诗人面对桃花独自赏玩时,对于自己年华渐老、无法尽情享受美好景致的哀愁。这两句通过“老来”和“惜年华”的字眼,传递出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桃花的独特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与生命周期的沉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