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旃远出白云隈,邀友秋游策蹇来。
竹径梵音传爽籁,石坛屐齿印苍苔。
一帘花雨禅心静,半榻茶烟鹤梦回。
瑟瑟疏林红叶下,暮鸦解客漫相催。
檀旃远出白云隈,邀友秋游策蹇来。
竹径梵音传爽籁,石坛屐齿印苍苔。
一帘花雨禅心静,半榻茶烟鹤梦回。
瑟瑟疏林红叶下,暮鸦解客漫相催。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游览白云寺的宁静与祥和之景。诗人以“檀旃远出白云隈”开篇,巧妙地将檀香与白云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邀友秋游策蹇来”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旅程的轻松与自在。
“竹径梵音传爽籁,石坛屐齿印苍苔”两句,通过竹径上的梵音与石坛上友人的足迹,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清风中的梵音,看到石坛上斑驳的苍苔,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一帘花雨禅心静,半榻茶烟鹤梦回”则将画面推向了高潮。诗人以“花雨”比喻雨中绽放的花朵,形象地描绘了禅心在雨中的平静与纯净;“茶烟”与“鹤梦”则分别代表了茶道的雅致与仙鹤的高洁,两者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
最后,“瑟瑟疏林红叶下,暮鸦解客漫相催”两句,以秋日林间红叶飘落、暮鸦归巢的景象收尾,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色,也寓意着旅程的结束与内心的回归。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江南三月花如烟,艺花人家花里眠。
翠竹织篱门一扇,红裙入市花双鬟。
山家筑舍环山寺,一角青山藏寺里。
试剑陂前石发青,谈经台下岩花紫。
花田种花号花农,春兰秋菊罗千丛,黄瓷斗中沙的皪,白石盆里山玲珑。
山农购花尚奇种,种种奇花盛篾笼。
贝多罗树传天竺,优钵昙花出蛮洞。
司花有女卖花郎,千钱一花花价昂。
锡花乞得先生册,医花世传不死方。
双双夫妇花房宿,修成花史花阴读。
松下新泥种菊秧,月中艳服栽莺粟。
花下老人号花隐,爱花真以花为命。
谱药年年改旧名,艺兰月月颁新令。
桃花水暖泛晴波,载花之舟轻如梭。
山日未上张青盖,湖雨欲来披绿蓑。
城中富人好游冶,年年载酒行花下。
青衫白帢少年郎,看花不是种花者。
《山塘种花人歌》【清·石韫玉】江南三月花如烟,艺花人家花里眠。翠竹织篱门一扇,红裙入市花双鬟。山家筑舍环山寺,一角青山藏寺里。试剑陂前石发青,谈经台下岩花紫。花田种花号花农,春兰秋菊罗千丛,黄瓷斗中沙的皪,白石盆里山玲珑。山农购花尚奇种,种种奇花盛篾笼。贝多罗树传天竺,优钵昙花出蛮洞。司花有女卖花郎,千钱一花花价昂。锡花乞得先生册,医花世传不死方。双双夫妇花房宿,修成花史花阴读。松下新泥种菊秧,月中艳服栽莺粟。花下老人号花隐,爱花真以花为命。谱药年年改旧名,艺兰月月颁新令。桃花水暖泛晴波,载花之舟轻如梭。山日未上张青盖,湖雨欲来披绿蓑。城中富人好游冶,年年载酒行花下。青衫白帢少年郎,看花不是种花者。
https://shici.929r.com/shici/1Cw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