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胡少汲,结庐皖公城。
灊山有小隐,背负紫翠屏。
前临一溪水,可以濯我缨。
欲分青山半,留我谷口耕。
信美非吾乡,翩然遂宵征。
闻君草堂处,亦复占地灵。
虚檐倚苍崖,下有玉涧鸣。
乐哉不可到,因君怀友生。
吾友胡少汲,结庐皖公城。
灊山有小隐,背负紫翠屏。
前临一溪水,可以濯我缨。
欲分青山半,留我谷口耕。
信美非吾乡,翩然遂宵征。
闻君草堂处,亦复占地灵。
虚檐倚苍崖,下有玉涧鸣。
乐哉不可到,因君怀友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胡少汲在安徽的隐居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胡少汲所居住环境的自然之美——山清水秀,背靠紫翠山屏,前临清澈溪流,环境幽静宜人。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并非此地之人的遗憾,于是决定在夜晚离开,前往朋友的草堂,感受那里的灵气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描绘了朋友草堂所在之地的景色:屋檐高耸,倚靠苍翠的山崖,下方有清澈的山涧潺潺作响。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难以亲身体验,只能通过朋友的描述来想象和怀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友情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白首馀杭白太守,落魄抛名来已久。
一辞渭北故园春,再把江南新岁酒。
杯前笑歌徒勉强,镜里形容渐衰朽。
领郡惭当潦倒年,邻州喜得平生友。
长洲草接松江岸,曲水花连镜湖口。
老去还能痛饮无,春来曾作闲游否。
凭莺传语报李六,倩雁将书与元九。
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贵一年年入手。
春色有时尽,公门终日忙。
两衙但不阙,一醉亦何妨。
芳树花团雪,衰翁鬓扑霜。
知君倚年少,未苦惜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