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前下马思裴回,第二房门手自开。
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
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
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
阁前下马思裴回,第二房门手自开。
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
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
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旧地,重游昔日工作的秘书之所,感慨万千的情景。诗中“阁前下马思裴回”一句表明诗人在阁前下了马,想起了古时的裴回,此处阁指官府或宫殿,裴回则是历史上的名将,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去的一种怀念之情。紧接着,“第二房门手自开”则透露出一种久未踏足而又重逢的场景,门轻轻地打开,彷佛时间也在这一刻静止了。
“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两句强调了诗人从年轻时的书生到如今已是白发老翁的转变,昔日的青春与现在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白面书郎”指的是年轻时专心读书的人,而“苍须赞善来”则表达了诗人到老之后,对美好事物仍然保持着赞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其中“吏人不识多新补”表明现在的官员已经不知道过去的一些事情了,而“松竹相亲是旧栽”则说明尽管时间流逝,但一些东西依然如昔日一般亲切,这里的松竹象征着诗人的朋友或同僚,他们之间的情谊如松竹般坚固。
最后两句“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去记忆的追寻,他希望能找到当年自己留下的名字,以此证明自己的足迹。同时,“试将衫袖拂尘埃”也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尽管岁月已久,但心中仍旧珍惜那些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青春与衰老、友谊与孤寂等主题的深刻感悟。
渡江羁宦襄江北,红尘染尽春衫色。
春畬辍耕草苒苒,瘦妻病馀废组织。
官仓得粟何常饱,清夜饥肠吟唧唧。
西风吹梦到故乡,千里关山云水白。
可怜夺却田园乐,何异万金输一掷。
乱辙曾无长者车,经年不造先生席。
张侯少年二陈俊,倾盖能如旧相识。
凉秋夏日数来过,要与六经生羽翼。
贫家虽无樽酒欢,小径曾锄待三益。
剧谈莫问井阑干,坐须山月吐半璧。
睡美生憎晓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
尘埃汩汩岁将暮,霜雾濛濛昼不开。
身外百端俱长物,时危万事入羁怀。
君恩早晚粗酬了,粝饭敝裘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