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水尽知名。人在镜中行。
彩云暖护云门寺,东风过、吹散还生。
贺监湖头草绿,谢公宿处猿鸣。采莲越女照人明。
花下只闻声。剡溪流水依然在,何人再、雪夜寻盟。
许我他年来否,月明何处吹笙。
会稽山水尽知名。人在镜中行。
彩云暖护云门寺,东风过、吹散还生。
贺监湖头草绿,谢公宿处猿鸣。采莲越女照人明。
花下只闻声。剡溪流水依然在,何人再、雪夜寻盟。
许我他年来否,月明何处吹笙。
这首《风入松·会稽》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会稽山水之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向往。
首先,“会稽山水尽知名。人在镜中行。”开篇即以“会稽”这一江南名胜之地为背景,将人置于山水之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形象地展现了会稽山水的秀美。
接着,“彩云暖护云门寺,东风过、吹散还生。”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彩和东风赋予了生命,彩云如同温暖的守护者,围绕着云门寺,而东风则带来了生机,吹散了云彩,又让它们重新生成,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象。
“贺监湖头草绿,谢公宿处猿鸣。”引用了贺知章和谢灵运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贺知章曾在贺监湖边赏景,谢灵运则在会稽留下了许多诗篇。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怀念,以及对会稽山水之美的赞叹。
“采莲越女照人明。花下只闻声。”描绘了一幅采莲女在荷花丛中忙碌的场景,她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只听见她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喜悦。
最后,“剡溪流水依然在,何人再、雪夜寻盟。”提到剡溪,这是会稽的一条著名河流,诗句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能在此雪夜寻得知己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友谊的向往。
“许我他年来否,月明何处吹笙。”结尾处,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可能重游会稽,再次体验这份美好情感的期待,同时也希望在月明之夜,能有人吹起笙箫,增添一份诗意与浪漫。
整首词通过对会稽山水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美好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身聚沫无坚强,斧工伐性药腐肠。
寸田芜秽尺宅荒,玉石落落不满房。
黄婆居中补四方,焦劳亦坐意所藏。
土如硗瘠草不芳,令人槁项馘亦黄。
世人纷纷各膏肓,我以妙语名斯堂。
期君得意观濠梁,从渠婪酣狠如羊。
君自放意无何乡,一洗痼疾生天光,漆园发药君得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