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汪奂之寄示和苏文忠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二诗题其兄均之所藏二诗草稿墨迹并约同作得四首·其一》
《汪奂之寄示和苏文忠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二诗题其兄均之所藏二诗草稿墨迹并约同作得四首·其一》全文
清 / 李振钧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寂寞黄州左迁客,清宵回忆南冠夜。

当时岂独蛰龙愁,瘐词几毙银铛下。

仁皇遴得宰相才,孤臣感激泪如泻。

文章报国自一事,勋业若成韩范亚。

汤火徒嗟魂梦惊,水曹自笑头衔借。

先生讵以诗名传,斯人何必同陶谢。

偶因月夕哦幽词,长江绕郭渔樵舍。

元修菜嫩密酒冽,何须渴慕江南蔗。

奇才众忌鬼欲愁,结习难忘天亦怕。

莫言谢客对妻子,但恐饥寒遭怒骂。

(0)
鉴赏

此诗《汪奂之寄示和苏文忠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二诗题其兄均之所藏二诗草稿墨迹并约同作得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李振钧所作。诗中描绘了汪奂之与苏轼在定惠院寓居时的月夜偶出情景,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寂寞黄州左迁客”描绘了苏轼被贬谪至黄州的孤独与寂寞,暗示了他作为“左迁客”的身份。接着“清宵回忆南冠夜”则表达了苏轼在夜晚回忆起被囚禁的艰难岁月,流露出他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

“当时岂独蛰龙愁”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苏轼比作困于深渊的蛰龙,表达了他内心的愁苦与挣扎。“瘐词几毙银铛下”则进一步描述了苏轼在狱中的困境,暗示他的诗歌创作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不屈不挠。

“仁皇遴得宰相才,孤臣感激泪如泻”赞扬了宋仁宗慧眼识英才,同时也表达了苏轼作为孤臣的深深感激之情。接下来“文章报国自一事,勋业若成韩范亚”则表明了苏轼以文章报效国家的决心,并以韩愈、范仲淹为榜样,追求卓越的功业。

“汤火徒嗟魂梦惊,水曹自笑头衔借”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苏轼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幽默感。最后,“先生讵以诗名传,斯人何必同陶谢”表达了对苏轼才华的肯定,认为他的名声不仅限于诗歌,而在于更广泛的贡献。

“偶因月夕哦幽词,长江绕郭渔樵舍”描绘了苏轼在月光下的诗意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接下来“元修菜嫩密酒冽,何须渴慕江南蔗”则通过美食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满足。

“奇才众忌鬼欲愁,结习难忘天亦怕”揭示了苏轼在世间的遭遇,以及他独特个性所带来的挑战与恐惧。最后“莫言谢客对妻子,但恐饥寒遭怒骂”表达了对苏轼家庭生活的担忧,以及他在社会上可能面临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苏轼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与敬仰。

作者介绍

李振钧
朝代:清

李振钧,字海初,太湖县人。道光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有《味镫听叶庐诗草》。
猜你喜欢

题金碧山水图

狂风捲尽夜来云,万壑千崖锦绣纹。

占日楼台平树见,吼雷春瀑入溪闻。

岂无花洞留莺语,应有芝田下鹤群。

清绝松阴二三子,不知谁是紫阳君。

(0)

首夏读康乐诗有感

改序忻幽景,夏绿荫閒轩。

慕谢阅篇翰,清心绝嚣烦。

中有帆海作,采真遂孤鶱。

既感鲁连志,亦著任公言。

明哲古所尚,用舍道俱存。

临川乃逃逸,恻怆不可论。

(0)

题成趣亭

吴氏亭台水竹间,百年幽兴满松关。

匏樽雪后移当径,石榻晴来卧看山。

昼日鸣鸡花下散,春风飞燕柳边还。

扬雄五亩城西宅,草就玄经未得閒。

(0)

长笛

长笛呜呜杨柳枝,捲帘清夜酒醒时。

光风亭外春无影,明月中天水满池。

(0)

题王朋梅金明池图

金明池水清且涟,宝津楼阁三山巅。

鱼龙一鼓雷破壁,貔虎万艘风动天。

银涛激起翻匹练,綵绳突出腾飞仙。

锦标夺得未为快,东朝画史今龙眠。

(0)

黄楼

山河壮丽雄三楚,人物风流忆二苏。

自古必争形胜地,当年曾屈霸王图。

吕梁东下波涛险,芒砀西来岛屿孤。

试上黄楼酹明月,百金取酒未为迂。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