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呜呜杨柳枝,捲帘清夜酒醒时。
光风亭外春无影,明月中天水满池。
长笛呜呜杨柳枝,捲帘清夜酒醒时。
光风亭外春无影,明月中天水满池。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彭炳所作,名为《长笛》。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长笛声、杨柳枝、清夜酒醒、光风亭、春景、明月和池水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雅、宁静的氛围。
首句“长笛呜呜杨柳枝”,以长笛的呜咽之声与轻拂的杨柳枝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寂静与深沉,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次句“捲帘清夜酒醒时”,描述了在清冷的夜晚,酒意渐消,拉开窗帘的一瞬间,内心随之清醒,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情感的起伏。
接着,“光风亭外春无影”,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光风亭外虽是春天,但并未留下明显的痕迹,这或许是因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遮蔽了外界的美好,或是春天的景象在心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记。最后一句“明月中天水满池”,则以明月高悬、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收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象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
双燕穿帘,浑不解、倚楼人独。
才瞥眼、春光已尽,满目新绿。
旧梦竟随流水去,遗书苦唤娇儿读。
叹辛勤、窗底母兼师,愁盈掬。思往事,眉常簇。
怜别绪,情犹续。愿相期一笑,同登仙箓。
识字由来忧患始,有才偏使年华促。
剩中心、抱恨最难平,抛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