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惜馀春。呢喃双语,也解怜人。
丁字帘垂,回文褥冷,寂寞闲门。远山消尽云痕。
频望断、天涯旅魂。几点疏星,一声长笛,小阁灯昏。
燕惜馀春。呢喃双语,也解怜人。
丁字帘垂,回文褥冷,寂寞闲门。远山消尽云痕。
频望断、天涯旅魂。几点疏星,一声长笛,小阁灯昏。
这首《柳梢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开篇“燕惜馀春”,点明时令,春光将逝,燕子哀怜,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呢喃双语,也解怜人”则赋予了燕子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丁字帘垂,回文褥冷,寂寞闲门”三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垂下的帘幕、冰冷的褥子和关闭的门户,渲染了一种孤寂冷清的环境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远山消尽云痕,频望断、天涯旅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远山上的云彩消失,象征着离别的痕迹,主人公频繁地眺望远方,思念着远方的旅人,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几点疏星,一声长笛,小阁灯昏”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疏星点缀夜空,长笛声悠扬,小阁中灯光昏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情感表达。
整体而言,《柳梢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春末时节的哀愁与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烟霄凝碧。问紫府清都,今夕何夕。
桐阴下、幽情远,与秋无极。
念陈迹、虎殿虬宫,记往事、龙箫凤笛。
露华冷,蟾光白。云影净,天籁息。知得。
是蓬莱不远,身无羽翼。
广寒宫、舞彻霓裳,白玉台、歌罢瑶席。
争不思下界,有人岑寂。
羡博望、两泛仙槎,与曼倩、三偷蟠实。
把丹鼎,暗融液。乘云气,醉挥斥。嗟惜。
但城南老树,人谁我识。
红云一朵金炉烟,黄伞亭亭午漏传。
龙床犹御金华殿,方进群儒读宝编。
编中并载神尧语,三十六年真复古。
祇今安用读遗书,卓然已复光前绪。
高皇当日济艰难,犹在经纶未备间。
今日山东河北地,百年膻去一朝还。
更有祖宗传国玺,琢于元祐隆平际。
玉光射日篆云飞,今日煌煌登宝几。
高皇一笑在天灵,神孙今日再中兴。
锡与千秋万岁龄,甲兵洗尽年丰登。
群臣尚或呻佔毕,微臣但拱坳头立。
芳筵华秩及龙媒,亦拜联翩自天锡。
更忆先朝彻讲馀,有臣曰轼感恩腴。
愿对紫薇花影下,试草招来赞普书。
今也梯航慕中夏,无复更待招来者。
微臣但摩千丈松,敬赓吉甫中兴雅。
《高宗皇帝宝训终编锡赉进诗》【宋·程珌】红云一朵金炉烟,黄伞亭亭午漏传。龙床犹御金华殿,方进群儒读宝编。编中并载神尧语,三十六年真复古。祇今安用读遗书,卓然已复光前绪。高皇当日济艰难,犹在经纶未备间。今日山东河北地,百年膻去一朝还。更有祖宗传国玺,琢于元祐隆平际。玉光射日篆云飞,今日煌煌登宝几。高皇一笑在天灵,神孙今日再中兴。锡与千秋万岁龄,甲兵洗尽年丰登。群臣尚或呻佔毕,微臣但拱坳头立。芳筵华秩及龙媒,亦拜联翩自天锡。更忆先朝彻讲馀,有臣曰轼感恩腴。愿对紫薇花影下,试草招来赞普书。今也梯航慕中夏,无复更待招来者。微臣但摩千丈松,敬赓吉甫中兴雅。
https://shici.929r.com/shici/8JyZMdaE.html
至音淡薄谁曾赏,古意飘零自可怜。
不似秦筝能合意,满堂倾耳十三弦。
眷此良月,开此良辰。水德奫奫,羽音盿盿。
玉曜在戌,旁烛于寅。仁气收薰,天地氤氲。
武夷鞠淳,甫生及申,将秉周钧。
眷此良月,协此良序。水德漙漙,羽音诩诩。
金曜在郑,对烛于鲁。儒风妆鼓,乾坤煦妪。
武夷裒湑,生申及甫,且持汉斧。
眷此良月,生此良臣。金矿玉璞,质气天贞。
静以牧身,与吾德为仁。动以牧人,与吾民为春。
彼蠢者民,视自吾身。彼穹者旻,听自吾民。
不求自应,不召自臻。乃齿乃发,斯松斯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