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好,打鸭莫教惊。
词客芳心吟碧月,小鬟雅髻采红菱。一样托深盟。
鸳鸯好,打鸭莫教惊。
词客芳心吟碧月,小鬟雅髻采红菱。一样托深盟。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鸳鸯与鸭子和谐共处的场景,同时融入了文人雅士的诗意生活,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
“鸳鸯好,打鸭莫教惊。”开篇即点明主题,鸳鸯相依相伴,和谐美好;而“打鸭莫教惊”则巧妙地将这一和谐场景与江南水乡的生活细节相结合,既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又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词客芳心吟碧月,小鬟雅髻采红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词客在月光下吟诵,表达着内心的情感,而小鬟则在菱角丛中轻盈地采摘,展现出江南女子的灵巧与优雅。这里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活动,更通过“碧月”和“红菱”这样的意象,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一样托深盟。”结尾一句收束全词,表达了对和谐共生、深厚情谊的赞美。无论是鸳鸯间的深情,还是词客与自然的共鸣,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之美和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韵味的佳作。
短艇横烟渚。
梦惊回、凄凉尚记,绿蓑鸣雨。
拍塞愁怀人不解,只有黄鹂能语。
复拟待、乘槎重去。
无奈东君刚留客,张碧油、缓按香红舞。
生怕我,顿遐举。
故溪冉冉春光度。
想晚来、杨花云际,白苹无数。
竹里樵青应是怪,目断鸣榔去路。
料为我、羞烦鳞羽。
好趁小蛮针线在,按纶巾、归唤松江渡。
重系缆,醉眠处。
吊古城头去。
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
欲问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
巫觋去、久无箫鼓。
霸业荒凉遗堞坠,但苍崖、日阅征帆渡。
兴与废,几今古。
夕阳细草空凝伫。
试追思、当时子敬,用心良误。
要约刘郎铜雀醉,底事遽争荆楚。
遂但见、吴蜀烽举。
致使五官伸脚睡,唤诸儿、昼取长陵土。
遗此恨,欲谁语。
南郭新居,忆乡社、久成疏隔。
乘暇日、风吹衣袂,花迎村陌。
果核鸡豚张燕豆,儿童父老联宾席。
想笋舆、到处水增光,山添色。
应情念,天涯侄。
随官牒,飘萍迹。
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
鬓影羞临湘水绿,梦魂常对屏山碧。
凭画栏、搔首望归云,情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