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
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
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
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
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
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
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
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
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
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
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
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
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
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
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
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
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
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
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
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
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
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渡河下淮途中所见的一幕,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悲苦。通过“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战马疾驰的场景,预示着紧张的氛围。接着,“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表达了对前方情况的好奇与担忧,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紧迫,行动迅速。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描述了后续的士兵因速度不及而无法追赶的情景,反映出战争中的混乱与仓促。接下来,“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透露出军队的任务与时间限制,而“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则表现了听到消息后人们的震惊与绝望。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表达了对士兵可能遭遇不幸的担忧,以及对战争无情的感慨。随后,“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描绘了士兵们奋力前行的场景,而“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则点明了他们的来历和方向。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反映了战争中资源的极度匮乏,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而“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吏在混乱中的无力与无助。
最后,“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揭示了战争给整个地区带来的破坏与苦难,而“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则指出粮食被优先用于军事用途,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通过“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和“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这两句,诗人深刻地表达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冲击,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面临的困境和无助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孝武帝时有东方生,长九尺余。
月请一囊粟,不能并侏儒。
用奇钓上闻,待诏始离公车。
射覆多巧中,往往解上颐。
舌折郭舍人,戟止馆陶儿。
拔剑割伏肉,殿上或小遗。
怪哉辨秦狱,驺牙表降夷。
歌郑必终雅,为谀不废直。
偶尔乞大官,无官意亦得。
上赐颇不赀,梁肉金钱帛。
悉送宛若家,相与行交接。
海鸥一世主,儿戏诸王公。
首阳呼为拙,柱下始云工。
宁学公孙丞相,脱粟不令舂。
厨车载渭桥,巫蛊满东宫。
挥手谢世人,竦身白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