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阳陈氏墓祠》
《山阳陈氏墓祠》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十亩园林一径斜,玄堂灯火太丘家。

秋声半在稍云竹,春泪多逢带雨花。

远慕可能忘伏腊,幽栖非复为烟霞。

月明想像慈颜在,愁绝淮阳几树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首联“十亩园林一径斜,玄堂灯火太丘家”以园林的广阔与灯火的温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庄重的氛围,暗示了墓祠所在之地的肃穆与尊贵。

颔联“秋声半在稍云竹,春泪多逢带雨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秋天的萧瑟与春天的生机巧妙结合,通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逝者永恒的存在。秋声与春泪,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颈联“远慕可能忘伏腊,幽栖非复为烟霞”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不仅提到了对远方逝者的追思,还暗示了墓地远离尘嚣,成为心灵寄托之所。同时,“伏腊”一词,古代指祭祀活动,此处暗含对逝者精神的祭奠与缅怀,并非单纯为了追求烟霞之乐。

尾联“月明想像慈颜在,愁绝淮阳几树鸦”以月光下的想象,勾勒出对逝者慈祥面容的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尽愁绪。最后以“淮阳几树鸦”作为结语,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暗含了对逝者孤独与寂寞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墓祠环境的描绘、自然景象的对比、以及对逝者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尊重。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次韵刘文饶题绝尘亭诗

斜斜远树绕江头,十里平波似不流。

更欲寻源穿窈窕,一蓑烟雨羡渔舟。

(0)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滕王阁畔斗星傍,此处幽人构草堂。

鹤散窗含松岛露,客来衣带橘洲香。

诏旌门第殊恩沛,教被乡闾益讼藏。

小圃花时三径雪,朝昏谁共对琴觞。

(0)

咸平亲郊八首·其八送神用《高安》

神驾来思,风举云飞。神驭归止,天空露晞。

(0)

倚天阁

西川剑阁伟冈峦,虽得峥嵘苦未宽。

岂意危栏临楚望,获瞻乔岳峙江干。

雌雄并立排锋刃,紫翠相萦绣帨鞶。

珍重主人贪好景,邀宾揽秀俯林端。

(0)

上中书陈舍人三首·其一

鸣玉青琐闼,挥毫紫微垣。

仰参鸾鹄翔,俯视燕雀喧。

异时忧世士,才学穷根源。

亦有济时策,无因通旁阍。

公居清切班,日对龙颜温。

嘉会千一遇,论思毋惮烦。

(0)

庙南新创尘外亭

城头拄颊俯横塘,尘外跻攀四面凉。

南渎夜鸣江水泷,北窗晓浥芰荷香。

著亭尽得山川景,携客同甘醴盎觞。

寄兴江村家八九,平分我欲卧南阳。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