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中书陈舍人三首·其一》
《上中书陈舍人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袁燮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鸣玉青琐闼,挥毫紫微垣。

仰参鸾鹄翔,俯视燕雀喧。

异时忧世士,才学穷根源。

亦有济时策,无因通旁阍。

公居清切班,日对龙颜温。

嘉会千一遇,论思毋惮烦。

(0)
翻译
在青琐宫门中响起玉佩声,他提笔在紫微宫中挥洒
仰望高飞的鸾鹄,俯瞰忙碌的燕雀
他曾是忧虑世事的贤士,学问深邃探究根本
他也有拯救时局的计策,却无法向近臣传达
他身居显赫的清要职位,每日面对皇帝的温和容颜
如此难得的佳期相聚,讨论国事不必顾虑繁琐
注释
青琐闼:古代宫殿的门,代指宫廷。
紫微垣:古代星官名,象征皇宫。
鸾鹄:传说中的仙鸟,象征高洁。
燕雀:常见鸟类,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根源: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济时策:救世的策略或方案。
旁阍:近臣或侍从。
清切班:清贵显要的官位。
龙颜: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论思:讨论和思考。
毋惮烦:不必担心麻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舍人在朝廷中的形象和地位。"鸣玉青琐闼"象征着陈舍人出入宫廷的尊贵,"挥毫紫微垣"则形容他在紫微宫中书写政务,显示出他的文采和职责。"仰参鸾鹄翔,俯视燕雀喧"运用了比喻,将他比作翱翔的高飞之鸟,与下方忙碌的臣僚形成对比。

诗人称赞陈舍人是忧国忧民的贤才,深谙学问的根源,且怀有济世良策。然而,由于体制的限制,他的才能无法轻易传达给决策者。"无因通旁阍"表达了这种困境,"旁阍"指的是宫门守卫,暗示了沟通的障碍。

尽管如此,陈舍人仍然身居清要之位,每日面对皇帝都能保持谦恭和温和,这是一次难得的与君主共商国事的机会。诗人鼓励陈舍人在这样的场合中不必畏惧繁琐,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陈舍人的才学和忠诚,同时也揭示了他作为官员的不易和责任重大。

作者介绍

袁燮
朝代:宋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猜你喜欢

虞美人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0)

解冤结

山河已定,干戈不起,太平时、八方和义。

斋醮频修,盛答报、虚空天地。谢洪恩、暗中慈惠。

千年一遇,神仙出世。幸遭逢、莫生轻易。

供养精严,但一岁、胜如一岁。遇良辰、大家沉醉。

(0)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勿与年少争春风。

(0)

芙蓉二绝·其二

池上秋开一两丛,未妨冷淡伴诗翁。

而今纵有看花意,不爱深红爱浅红。

(0)

春色

寒不能生暖不消,融融转觉望中遥。

东皇富贵谁能识,尽把黄金铸柳条。

(0)

丑奴儿令

鸾笺偷写伊名字,琴语依稀。筝语依稀。

花影无媒忽进帏。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

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