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寺》
《灵岩寺》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古风

泰山天下山,方山屹相对。

何时巨鳌趾,中断神斧快。

遂令齐与鲁,划若中作界。

阳坡青磝磝,阴崖白硙硙。

众峰如环城,盘盘一都会。

一径入灵岩,十里行竽籁。

飞泉何处来,石梁纳高派。

金碧閟精蓝,未到气先迈。

钟鱼集万指,陈迹向千载。

何人僧伽藜,入壁了无碍。

铁君岂知道,證此身不坏。

异类服猛逸,草木动光怪。

信知像教力,超越范围外。

年来笔墨废,政坐耳目隘。

不行万里脚,恐负三生债。

济南山水窟,岩寺风烟最。

乞我一把茅,飞身入图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及其周边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对佛法力量的深刻感悟。诗人以泰山和方山起笔,巧妙地引入了巨鳌和神斧的神话传说,以此象征自然界的壮美与神奇。接着,通过“齐与鲁”的划分,展现了灵岩寺所在之地的独特地理特征。

诗中详细描绘了灵岩寺周围的环境,如青色的山坡、白色的悬崖、环绕的众峰,以及通往灵岩寺的一条幽径,沿途的泉水、石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以及钟鱼的声响,都充满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诗人还提到了僧伽的修行故事,以及铁佛的不朽,暗示了佛法的力量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因长时间远离自然与艺术而感到的遗憾,渴望能再次行走万里,深入自然与艺术的怀抱,仿佛是为了偿还前世的缘分。济南的山水与岩寺的风烟,成为了诗人向往的画中世界,他希望获得一把茅草,将自己融入这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切渴望,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或曰秋何思以厝五节而结是亭也又成五绝·其五

茑附游丝一树牵,风飞木末倍缠绵。

久拚秋叶为双鬓,留取寒枝共百年。

(0)

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一

天书远播及馀春,云际光垂色倍新。

海角犹留忠作伴,师中漫许道为邻。

轻裘缓带依羊祜,歌雅投壶忆祭遵。

所恃声名收万国,敢云文物自孤臣。

(0)

蓬栖

人亦有言,心远地偏。时心既缺,道心乃全。

损之又损,玄之又玄。门于众妙,宅此深坚。

辞喧入静,羃翠开烟。取予情性,作尔林泉。

白云芳草,相视曰然。我知二物,亦可千年。

(0)

春山八事·其二春松

春松不异冬,每见东吹簸。

方知霜雪含,未许烟云卧。

所志在干霄,独有高山佐。

亭亭百尺姿,连群相友和。

晓日翠华凝,夜月疏光破。

群树皆遥揖,凡栖宁敢过。

自凭夏氏食,复使齐共饿。

百代异枯荣,千人分吊贺。

岂不罹岁寒,于此明肩荷。

是以甘殊谷,羞言秦五大。

为我留青青,幸无樵采剉。

幽人既同兹,永令清风播。

(0)

壬辰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搆栖感赋十律·其九

遭人身欲退,适我物皆悠。

岩壑澄朝景,风潮变夕流。

高深时应接,今古日沉浮。

耳目周旋外,馀心尚可求。

(0)

季冬立春五绝·其三梅花

近识庭梅意,功成让百花。

芳为一岁敛,色与二阳赊。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