茑附游丝一树牵,风飞木末倍缠绵。
久拚秋叶为双鬓,留取寒枝共百年。
茑附游丝一树牵,风飞木末倍缠绵。
久拚秋叶为双鬓,留取寒枝共百年。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树木与游丝相互依附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坚韧。
首句“茑附游丝一树牵”,形象地描绘了茑萝攀附在树枝上,与游丝交织在一起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自然界的亲密关系。茑萝与游丝虽轻盈脆弱,却能紧紧相依,共同抵抗风的侵袭,体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次句“风飞木末倍缠绵”,进一步描绘了在高高的树梢上,风与游丝缠绕不休的场景。这里的“倍缠绵”不仅指出了风与游丝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元素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后两句“久拚秋叶为双鬓,留取寒枝共百年”,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长河。诗人想象自己如同秋叶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老去,但依然愿意与寒枝相伴,共同度过漫长岁月。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即使面对岁月的无情,也要珍惜与自然的每一次相遇,与之共度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持久不变的向往。
仲夏多北风,拂我庭树枝。
树枝不足惜,嘉谷乃非宜。
默祷若有应,今朝反南飔。
凭高一眺望,品物生光辉。
天道妙斡旋,圣心乃弗违。
至公在刑赏,足以安群黎。
昨日射虎南山颠,悲风萧萧眼力穿。
今日射虎北山下,虎血溅衣山路夜。
朝朝射虎无空归,家人望断孤云飞。
度岭踰山弓力健,虎肉共分不辞远。
府司帖下问虎皮,高枕髑髅醉不知。
虎昔咆哮百兽走,一死宁知在君手。
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
昨夜空村见渔火,牛羊不牧犬长卧。
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
君不见昔日刘昆称长者,虎北渡河不须射。
缓摇鞭,销魂桥上留连。
恰春波、鸭头新绿,仓皇便买吴船。
就华堂、溶溶寿酒,作绣陌、草草离筵。
倾盖论交,分襟怨别,春风秋月仅经年。
都门道、纷纷轻薄,馀子政堪怜。
夫君妙,心期湖海,意气云天。
便明朝、拂衣径去,天涯幽恨无边。
暮维舟、沙鸥飏雪,春市酒、淮柳垂烟。
绿水迢迢,青山隐隐,浙江云拥洞房仙。
对西湖、烟浓雨淡,少少占芳妍。
归来好,扶摇九万,水击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