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袁宪副备兵贵竹》
《送袁宪副备兵贵竹》全文
明 / 陈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王师十万独征西,借箸凭君静鼓鼙。

剑划五溪山月小,寒生三尺暮云低。

蛮夷魄夺旄头落,魍魉愁惊马首嘶。

回望九重天阙近,拟将铭勒报金泥。

(0)
鉴赏

这首明代陈堂所作的《送袁宪副备兵贵竹》诗,以豪迈之气描绘了王师出征的壮阔场景。首句“王师十万独征西”,开篇即展现出大军出征的磅礴气势,虽为“独征”,却暗含着对将领才能与勇气的极大信任。接下来,“借箸凭君静鼓鼙”一句,运用典故,借诸葛亮借箸画地为军阵图的故事,表达了对袁宪副军事才能的高度肯定。

“剑划五溪山月小,寒生三尺暮云低”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战场的肃杀氛围。五溪之地,山高月小,寒意从三尺长剑中透出,暮云低垂,更添几分紧张与凝重。这种景象不仅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胜利的不易。

“蛮夷魄夺旄头落,魍魉愁惊马首嘶”则进一步描绘了敌人的溃败和恐惧。蛮夷之魂被震慑,旄头(古代军队中的旗帜)掉落,魍魉(传说中的鬼怪)因恐惧而使马匹发出嘶鸣。这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我军的英勇和敌人的不堪一击。

最后,“回望九重天阙近,拟将铭勒报金泥”表达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功绩的铭记。在即将胜利的时刻,诗人想象着回到朝廷,将这次征战的功绩铭刻于金石之上,以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功名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将领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功名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作者介绍

陈堂
朝代:明

陈堂,字明佐。南海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授严州司理,征拜南京监察御史。屡奉敕巡视京营及上下江监兑漕粮。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七七),以星变,上疏论河套贡市漕河段匹诸宜兴革状,及请斥权珰、易枢部、宥谏臣。因忤大臣张居正,被贬归。后复起用,历官广西佥事、光禄寺少卿、南京尚宝司卿。致仕家居,肆力著述,靡所营树。有《朱明洞稿》及《湘南》、《皇华》、《南归》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有传。
猜你喜欢

过古将军墓

宿草何年墓,残碑委路头。

江风摧大树,萤火散空秋。

有地藏蝼蚁,无人吊髑髅。

早知身易朽,应不博封侯。

(0)

东家

荡子乘春恣冶游,银檐半臂紫霞裘。

贪看鞠蹴盘中戏,不解琵琶曲里愁。

骂坐但能狂使酒,迷花空自学藏钩。

自言行乐千金少,笑杀东家老白头。

(0)

承召乡饮不赴和陈黄两茂才联赠韵

郁郁穷居志独行,只缘狂野更衰颜。

名浮有忝英才荐,性僻何堪世教关。

惭效冠裳登圣域,惯随蓑笠入樵山。

凭君为我专辞谢,揖逊趋跄自觉难。

(0)

厓山吊古

海门斜抱大江流,千古乾坤寄一丘。

不有真人开日月,谁令遗庙祀春秋。

苔封玉籀残僧护,藓蚀金鱼堕泪收。

无限英魂招不得,年年空听杜鹃愁。

(0)

飞来寺

一水横流千里碧,双峰高插半云偏。

疏疏岸竹千秋律,故故榴花几度禅。

尘世樊笼俱幻迹,山中采药自忘年。

望穷岛外风帆远,矫首云霄羽欲骞。

(0)

江边夜泊

不知何处泊,倚棹近三更。

天远秋无尽,江寒月有声。

鸣虫萦断梦,归雁系离情。

把酒愁孤饮,残杯照短檠。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