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频过柳外庄,南溪原得近东阳。
风来绝涧水无迹,月到空山树有光。
愁里得诗如老杜,醉中挥墨过颠张。
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
画舫频过柳外庄,南溪原得近东阳。
风来绝涧水无迹,月到空山树有光。
愁里得诗如老杜,醉中挥墨过颠张。
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
这首明代诗人刘珏的《答陈醒庵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画舫频过柳外庄”,写出了船只频繁经过柳树环绕的村庄,展现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繁华。次句“南溪原得近东阳”进一步点明了地理位置,暗示溪流清澈,临近东阳这样的名胜之地。
第三句“风来绝涧水无迹”,通过描绘风过深涧,水声悄然无痕,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第四句“月到空山树有光”则借月光洒在寂静的山林,增添了神秘而诗意的氛围。
第五句“愁里得诗如老杜”,诗人自比为唐代大诗人杜甫,表示在愁绪中也能写出像杜甫那样深情的诗篇,显示出其才情和对前辈诗人的敬仰。第六句“醉中挥墨过颠张”则以酒醉后挥毫泼墨,比喻创作时的豪放不羁,暗指其书法技艺高超。
最后两句“别来两月无清约,孤负寒梅一度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两个月,未能相聚的遗憾,以及对寒梅独自开放的怜惜,寓含了深深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
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
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
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
风、雨、晦、明、淫,跛、躄、瘖、聋、盲。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
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
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
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
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
愿言书此诗,以为益斋铭。
五云腾晓。望凝香画戟,恍然蓬岛。
玉露冰壶,照神仙风表。诗书坐啸。
唤淮楚、满城春好。雨谷催耕,风帘戏鼓,家家欢笑。
南湖细吟未了。看金莲夜直,丹凤飞诏。
鬓影青青,办功名多少。持杯满釂。
听千里、载歌难老。试问尊前,蟠桃次第,红芳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