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寺丞益斋》
《张寺丞益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

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

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

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

风、雨、晦、明、淫,跛、躄、瘖、聋、盲。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

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

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

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

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

愿言书此诗,以为益斋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chéngzhāi
sòng / shì

zhāngzuòzhāishèérwèimíng

wénzhīqiúfēichéng

yuǎnyóushìzhēngxíng

jīnniánshìyànmíngniánzǒumánjīng

dōngguānjìncānghǎi西shèwèijīng

guīláizuòfāngzàixuāntíng

yòuxuérénshíbìngyóubǎogèng

fēnghuìmíngyínlóngmáng

shízàimàijìngzàozàiqíng

róngzài寿shòuyāozàixíng

gǒunéngyuèqiānrénwàngjiànzhīshēng

wèixuéyándāngchéng

wèidàoguìsǔnzàiyíng

yuànjūnshūshīwèizhāimíng

注释
张子:指某个人。
斋舍:书房。
益:增加、增进。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
速成:快速成功。
远游客:比喻求学者。
征行:长途跋涉。
燕蓟:古代地名。
蛮荆:泛指边远地区。
东观:东边的景观。
沧海:大海。
闭户坐:闭门静思。
轩庭:眼前的世界。
学医人:医学学习者。
饱更:深入体验。
风、雨、晦、明:自然现象。
跛、躄、瘖、聋、盲:身体残疾。
虚实:病情虚实。
静躁:情绪状态。
荣枯:生机与衰败。
寿夭:长寿与短命。
阅千人:观察过很多人。
死生:生死之事。
日益:每日增加。
自程:自我衡量的标准。
日损:每日减少。
既盈:满盈的状态。
书:写。
铭:铭文,警句。
翻译
张子建造了一座书房,取名为'益'。
我从老师那里听说,追求知识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远行的旅人,日夜不停地赶路。
今年他去燕蓟,明年又要前往蛮荆之地。
他的视野开阔,东至大海,西至渭水和泾河。
回来后闭门静坐,八方世界仿佛就在眼前。
又如同学医者,通过实践深化理解疾病。
风雨阴晴、残疾失聪,各种情况都要了解。
病症的虚实、情绪的平静或躁动,都反映在脉象上。
疾病的荣枯、生死之态,都表现在面色和形体上。
如果能观察过千人,就能洞察生死。
学习要日积月累,这句话应当作为准则。
修道则贵在日日减少欲望,这个道理在于事物满盈后需减退。
我愿意写下这首诗,作为'益斋'的铭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张寺丞益斋》。诗中通过对比和譬喻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求学与修道之路的深刻理解。

开篇“张子作斋舍,而以益为名”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即张寺丞建造了一所斋舍,并将其命名为“益斋”,寓意于不断地追求进步与成长。在这里,“益”字承载着作者对于学习和修行不懈追求的理念。

接下来的“吾闻诸夫子,求益非速成。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则通过孔子的智慧,告诫我们在追求知识和道德上的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而应当像远行的旅人一样,日以继夜,坚持不懈地前进。

“今年适燕蓟,明年走蛮荆。东观尽沧海,西涉渭与泾。”这几句诗描绘了游历四方、广泛求学的景象,其中燕蓟指的是北方的地区,而蛮荆则是南方的地域;沧海和渭河、泾水则分别代表着东方和西方。通过这样的地理跨越,苏轼表达了对知识无边界的追求。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这句诗写的是学成之后的景象,学者归来后,不再外出,而是静心思考,将所学融会贯通,使得八方之事都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得到体察和理解。

“又如学医人,识病由饱更。”这里作者以医为喻,说明学习的过程就像医生诊治疾病一样,需要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而非表面功夫。接下来的“风、雨、晦、明、淫,跛、躄、瘖、聋、盲。”则列举了各种疾病,以此比喻人生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虚实在其脉,静躁在其情。荣枯在其色,寿夭在其形。”这几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对医、对学的理解,强调了诊断疾病或人生境遇时要洞察内在的真实情况,而非仅凭表象。

“苟能阅千人,望见知死生。”则表达了通过广泛的学习和深刻的理解,能够掌握生死之道,即对生命有更深的认识。

最后,“为学务日益,此言当自程。为道贵日损,此理在既盈。”这两句诗总结了苏轼对于求学与修道的看法:学习应日积月累,不断进步;而修道则是越来越精简,去伪存真。

全诗通过深刻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知识、智慧和生命价值的高度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十一

况瘁椿庭隔九泉,沈沈寒日坠虞渊。

锦囊未敢忘三矢,荩箧何曾名一钱。

江表伶俜悲弟妹,墓门荒寂剩园田。

海枯石烂心难死,遗恨空将泪雨填。

(0)

客怀柬龚定庵舍人·其二

长安都会地,车马万阗咽。

所喧本非我,城市如山泽。

入门纷书册,出门耽水石。

苦乐虽殊途,同为物所役。

何如掩一关,虚室中宵白。

劳劳啼夜乌,夜静未遑息。

(0)

乾堰塘

行行乾堰塘,村墟起山脊。

四府始并设,两郡于兹画。

往时阛阛多,民气今促迫。

虎狼去已远,搏噬尚有迹。

曹家漱芳楼,曾为一宿客。

渺焉不可寻,惟见荒烟白。

(0)

春光·其一

春光九十过荼蘼,桃李阴阴又一时。

天意未谙人事惜,东风开落任繁枝。

(0)

宁羌州题壁

万壑千峰里,潆洄一水明。

柳荒犹送客,山好不离城。

土瘠民风厚,年丰物价平。

小楼剧清绝,终夜枕溪声。

(0)

永定河北岸厅署饯别

永定河边一行柳,皮枯缘受风霜久。

岸南岸北来往渡,微官何事劳趋走。

嗟君此别意何如,与君论心握君手。

听唱新翻杨柳枝,珍重分歧一杯酒。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