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岭四围全作障,中峰秀起独成堂。
窗间见鹿任眠跂,林下无禽不颉颃。
著色画张枫叶紫,宜时风送桂花香。
得诗便拟肩舆去,却笑劳劳有底忙。
碧岭四围全作障,中峰秀起独成堂。
窗间见鹿任眠跂,林下无禽不颉颃。
著色画张枫叶紫,宜时风送桂花香。
得诗便拟肩舆去,却笑劳劳有底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碧岭”、“中峰”、“窗间”、“林下”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中的动物与植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画卷。
首先,“碧岭四围全作障,中峰秀起独成堂”,开篇即以“碧岭”和“中峰”勾勒出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象,用“全作障”和“独成堂”形象地表达了山岭的雄伟与中峰的挺拔,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窗间见鹿任眠跂,林下无禽不颉颃”,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动物生活场景。鹿在窗边悠闲地睡觉,无一鸟儿在林间争斗,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运用了“任眠跂”和“不颉颃”两个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动物们自在的生活状态。
“著色画张枫叶紫,宜时风送桂花香”,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色彩与香气。枫叶被描绘成紫色,与金秋时节的景色相呼应;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增添了诗境的温馨与浪漫。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得诗便拟肩舆去,却笑劳劳有底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体验这种宁静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写下如此美妙的诗句,也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烦恼,但至少在心中,他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