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歌》
《挽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重泉不可到,到者几人来。

昔年高会处,歌钟依旧催。

骅骝黄金勒,葡萄白玉杯。

昔人今尚在,千秋铜雀台。

台上昔人行,井干生青苔。

拂苔行今人,意气扬烟尘。

容仪光凝停,引手弹鸣琴。

游龙从风翔,轻云落素阴。

今日美少年,他年蝼蚁心。

秦王与汉武,高陵何乔林。

(0)
鉴赏

这首《挽歌》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重泉不可到,到者几人来”,以深邃的哲学思考开篇,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距离比作不可触及的重泉,表达了对死亡的无奈和对逝者的怀念。接下来,“昔年高会处,歌钟依旧催”两句,将记忆中的欢聚场景与现实的寂静形成对比,歌钟声仿佛仍在催促,却无人回应,流露出一种空虚与寂寞。

“骅骝黄金勒,葡萄白玉杯”描绘了昔日宴会上的奢华与辉煌,通过具体的物品细节,勾勒出往日的繁华景象。“昔人今尚在,千秋铜雀台”则将时间的跨度拉长,铜雀台作为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无数人的兴衰更迭,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对比。

“台上昔人行,井干生青苔。拂苔行今人,意气扬烟尘。”这两句通过环境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昔日的足迹如今已覆满青苔,而今人踏过,留下的是匆匆的脚步声和尘土飞扬的痕迹,象征着生命的流转和无常。

“容仪光凝停,引手弹鸣琴。游龙从风翔,轻云落素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形象的永恒与生者的追思。容仪虽已凝固,但琴声犹在,仿佛逝者仍在世间。游龙与轻云的比喻,既展现了生命的自由与飘逸,也暗含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最后,“今日美少年,他年蝼蚁心。秦王与汉武,高陵何乔林。”这四句以反问的形式,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无论是少年的美貌还是帝王的功业,在时间面前都终将化为尘土。秦王与汉武的例子,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因为无论多么辉煌的历史人物,最终都将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形象的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反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陆㙨过寓斋谈次示丙申见怀五律四章依韵奉答·其二

世久供君玩,胡能结习忘?

铁箫歌定子,绮石拜元章。

醉眼相看白,河流不尽黄。

弦声怜已涩,为尔一更张。

(0)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二

万象犹过驹,迭出赴天造。

纵有黯惨时,元根未尝槁。

俟命守古言,拙讷胜儇巧。

东风被无心,随地出芳草。

咄彼冒险流,青发自摧老。

日月无百年,甘心坐荼蓼。

安得震旦钟,警使梦醒早。

(0)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七

菜贱市佣善,米贱官税轻。

道途绝怨詈,乃见人心平。

王道不在远,轩羲尚无争。

顾视巷宇间,礼教何难行。

颇惭吾废躬,昧织还昧耕。

支绌虽自劳,居然完所生。

安敢过分求,役役中心营。

(0)

雨后出岔河野望杂兴五章·其三

野菜花如绣,满塍黄蝶飞。

翩迁逐风去,撩乱上人衣。

佳日留春态,劳心羡物机。

林阴接芳草,天宇极清晖。

(0)

晓发铜城驿至东阿道中杂诗五章·其二

十里北京店,五里南京村。

村贫绝宵警,巷屋荒无门。

麦原接逦迤,但有烟草昏。

飒沙白如雨,高天青不云。

民閒各野坐,袒裸无完裈。

纷纷去车马,目击行人行。

朝餐自不保,留客安有樽?

若有百端苦,难为过者陈。

我马下坡阪,饮水甘黑浑。

马饱得行路,我饥且弗言。

(0)

回思八章·其八

瀛台花暖奏龙璈,记与琼兰赌凤袍。

苦渴暂消资鲁酒,辣肠快断借并刀。

迎风杨柳无还絮,驯渚鵁鶄有秃毛。

却笑附膻犹蚁集,眼看祸水汩天韬。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